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空間專題─其一,追風少年

  紅霞颱風逼近,Ptt大氣版又開始新一輪的追風討論。安靜的躲在家裡聽窗外的雨聲,忽然想起去年的課堂故事。
  102學年的空間專題,某次上課的時候剛好遇到颱風外圍環流,上著上著,我開始談起颱風造成的波浪,延伸聊起波長、波峰、波谷、海嘯等等議題。
  開了網路分享了中央氣象局歷年颱風資料庫、打開Ptt大氣版教孩子們認識大氣版的追風族,順便開了追風族慣用的多國氣象局網站資訊分析的課,介紹香港天文台和其他國家的氣象網站,以及衛星雲圖雷達回波資料等。
  這些內容都是快速帶過;中間穿插著一些比較仔細的介紹,像是根據雨量累積圖和雷達回波判斷下雨的地區和什麼時候會有大雨,這些從我自身經驗出發的分享比較容易談,其他像是大氣條件怎麼影響中長期的天氣變化這一類的訊息,就受限於我的知識和經驗,頂多提到一點邊,沒辦法細談。
  一邊上著課,一邊看著窗外間歇落下的大雨,然後我停了下來,凝視著窗外;安靜了片刻的孩子們忍不住開口詢問我在看什麼?
  「這個嘛~颱風外圍環流逼近,所以我想,這個時候海邊應該會有長浪。」我看著窗外不大不小的雨勢,側著頭想了想:「等等我去借台車,我們去看浪吧!」
  孩子們怪叫一聲,四散去準備。我找到另外一個老師借了車,五分鐘之後,我們已經在前往頭城海邊的路上。
  學校距離海邊並不遠,開車過去也不過是五分鐘的時間。雖然說颱風還有段距離,但空曠的海邊風已經非常大了;路上我跟孩子們叮囑了看浪要注意的事項,最最關鍵的就是判斷。
  「在海邊,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判斷。」我說:「退遠一點,浪永遠會比你以為的打得更接近。」
這是2015年5月10日,紅霞颱風靠近台灣前,在東海岸鹽寮台十一線公路上拍攝的長浪。

  那天的浪沒有讓我們失望,長浪一波波湧進,打穿近海的防波堤,越過消波塊,硬生生打進頭城海港旁邊的沙灘上。我們站的遠遠的,又是興奮又是畏懼的,看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驚人的浪濤。
  波峰、波谷、駐波、幾下小浪堆疊起來的大浪頭,是波峰相疊的結果;忽然之間出現的幾波平靜海面,則是波峰波谷相消的現象。
  以大海為師,觀察為骨,我們一點一點的構築認識天地的血肉。

  挾著小雨的狂風把我們全身抹上一層細小的水珠,這一課,就在風雨之中呼嘯而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