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余馥 君
主題:KKF選種技術介紹
本篇內容歡迎自由轉載
在我們開始選種之前,我再多說一點關於我們選種的技術。
我們這個技術是要去選擇出能夠不使用化學肥料與化學資材栽種的系統,態度就是要把米之神帶回來,讓她做成我們跟自然之間的連結。
當我們能夠尊敬自然,才能跟他一起工作和生活,而不是傷害他和破壞他。
這些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大家在學習任何技術之前,都能夠非常清楚他背後的精神和原理,不然就會走偏了。
因為如果沒有掌握背後的精神,大家很可能就會往像是基因改造這樣的方向走過去。當我們發展這樣的技術的時候並沒有去問他的根源在哪裡,這個技術能夠讓誰獲利?又會讓誰受到衝擊?
因為大部分的農民都只看到產量,但他們沒有想到為了達到這個產量付出了多少成本,或是破壞了環境等等。
所以大部分的農民看到稻米的時候,都是看到他背後的金錢,而不會看到為了獲得這些金錢的話要花費多少,會影響哪些事情。
因為古老的泰國諺語是說:金錢都是幻相,只有米和魚是真實的。
我就會問農民說,到你需要多少錢才夠呢?譬如說我給你一百萬,五分鐘你可擁有一百萬你要不要?農民就很高興說要,然後我又說,但是這五分鐘你要把塑膠袋套在頭上你要不要?
當然不要。事實上空氣是超過這一百萬的價值的,所以就算給了一百萬也不要。
很多農民在泰國因為噴灑化學農藥的關係而得到了癌症,如果給你一百萬但是得到了癌症,這樣也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就像佛教的教義裡面有提到說,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這些態度和精神都非常的重要,當我們要來做選種的時候,我們要想到的是我們的生命、大自然的空氣啊!水啊等等。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做選種呢?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做出一個適合非化學栽種的品種,讓我們的空氣啊水啊都變得更好。
他或許不會為各位帶來最高的產量,但是他應該會讓大家比較快樂。
這個方法其實是要讓我們能夠遵循佛教的教義而不是商業的利益。
第一個方法如果各位有時間的話,最好是可以到成熟的稻田裡去選,選一株最健康;沒有病蟲害的稻米,把他的稻榖打下來。
第二個剛剛有給你們看過,我們可以用手把稻殼撥開,他有一點技術,撥開的時候不能傷到胚芽。
另外也有右邊這種很小型的脫殼機,處理量比較大的話可以做很方便的運用。
再來就是我們要進行糙米的選種,這是比較花時間的,要像選美比賽一樣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這樣選出最好的種子。有些農民可能一小時就選好了,有些可能要花三、四個小時或者好幾天。
那有的人會使用放大鏡來做選種,這會比我們用肉眼來看好一點,我自己就是隨身攜帶一個十倍的放大鏡。
像我們把稻殼打開之後,就會看到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差異,像是有些不小心混種混到紅色的米,有些有斷裂,有些是形狀,有些是有皺紋,這張圖片裡面大概只有一兩 顆米符合我們要的。
在這一個品種裡面呢,因為是泰國香米,是沒有顏色的品種,所以紅色就要拿掉。
有一些是有斷裂的狀況,上面是整個都斷掉,有一些是中間有橫的裂紋,但是這些米一樣都不能選,因為這些米經過磨成白米的過程就會變成碎米。
再來我們會看到一些我們稱之為白肚,中間有一些地方是白白的不是透明的,這種狀況我們也會把它挑掉。
像剛剛指的那個米,他的曲線不是很完整,中間有一些缺陷,另外一顆則是太胖了,這些都要拿掉。
再來他的表皮很重要的,整個要很光滑,不能有凹陷,右下角的這幾棵米是比較光滑一點,因為這個品種在泰國要選越長越好,有一些就不夠長。
再來就是胚芽的大小,一般要賣給輾米廠的話,他們會想要胚芽小一點,因為胚芽越大就要磨掉越多,損失就越多。
但是假設我們的米是要選來自己吃的話呢,則是胚芽越大越好,因為糙米最有營養的部份就是他的胚芽,像是小麥胚芽一樣,所以在選來自己吃的話胚芽是越大越好。
再來,假設要選給輾米廠的話,他會希望米粒越大越好。但是如果需要選來自己吃的話,則是小顆的會比較好。因為小顆的糙米米糠的部份比較多,會比白米有營養。
在泰國的比較有趣的狀況,會選小顆的米給鬥雞吃,反而人吃大顆的,所以鬥雞其實吃的比人還營養。
把這些米選出來是非常均勻非常漂亮,像右邊這張圖一樣,我算過我花在選米上面的時間全部的時間加起來大概有一年。
我們把這一些好的都選起來之後,至少要選一百顆,是要拿來育苗用的。
這是泰國香米的標準所選出來的米,修長、光滑、形狀完整,最上面的是胚芽最大的,最下面的是最小的。
這個還不是最完美的米,可能在機器脫殼的時候有點傷到他,他只有傷到表皮,但是胚芽還是很完整。如果你看到表皮完整但是胚芽傷到的,那就不會發芽,你就不能選那樣的米粒。
這個是紅色的香米,泰國紅色香米所選出來的品種。我們的香米有兩三種品種,都是從白色突變出來的,有白色紅色黑色,因為紅色的糖分比較低,抗氧化劑的成分也比較多,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就可以吃這種米。
這個的話不是最來選種的,是用來做發芽米的,紅米的發芽米有一些穩定神經的功效的,這裡面有些米是太胖不符合我們的標準的。
怎麼樣來育苗讓這些米來發芽呢!如果數量不多可以種在容器裡,數量多的話就要種到田裡,但是不能直接用泥土,要用炭化的稻殼,不然很容易爛掉。
假如數量比較多就需要準備一塊田來專門做選種和育苗。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讓他適應我們的田地,在基金會的田地裡就種了非常多,所以田裡插了非常多竹竿,一跟竹竿旁邊就是一個品種有一百棵。
種下去大概兩三週就會開始有些差異,有些就會開始產生病蟲害或是黃葉等等問題,這些都要仔細的觀察,等到收穫的時候我們選出最好的五株。
要比較找出最好的五株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我們種正方形的話,外圍的那一圈都會有比較好的空間和水,所以選的時候,外面那一圈的要跟外面的比,裡面的要跟裡面的比。
我們選的話會用標籤,在上面註明一下日期、品種名稱等等記號,等到下次要種的時候再來做選種。
再來我們一般會把選種的田用網子圍起來,就是要防止麻雀,因為麻雀很聰明只吃最好的,如果要選的話,可能最好的都會被他們吃光。在蟲害的部份我們可以找到益蟲來控制害蟲。但是在鳥的方面,找不到好的鳥來控制麻雀。在過去可能像是老鷹這一類大型的鳥會吃麻雀,但現在她的數量實在是減少太多了,所以麻雀的危害就很嚴重。
每一把都是一個品種,是我們從一百株裡面選出來的五株,曬乾留到下一季要栽種之前。
這個故事我們早上有談到,主要是農民覺得非常非常的有榮幸,這樣的方式讓他好像變成了泰國公主(註)的老師。
因為他們本來有請公主坐下來,但是公主就說不行啊!老師都還站著,我怎麼可以坐下。
這一位農民他沒有地方可以做選種培育,他就用他家後面的一塊小地方種花種草的小地方來做選種。他覺得這樣也很方便,這樣他每天都可以觀察的到,到底哪些是最棒的五株。一般他們在泰國的家後面都會有類似像是台灣土地公這樣的小神像,他說這樣很棒,土地公還可以幫我看著。
這一個農民他把皇妃選出來的一粒米種下去,得到了兩千八百顆的米,他把它分散給農民,一個人得到九顆米。
大部分的農民拿到這九粒米都沒有種下去,他們都把它供在神桌上保平安。但這個農民就繼續把這九顆種下去,有六顆發芽。他繼續種,現在已經有一公頃 了。
這個農民他從九個米粒把一公頃 種滿了,他把公主選米的照片放在中間,最後就吸引了省長來幫他收割。
省長就親自拿著鐮刀要來收割,還穿著米之神基金會的衣服好像是他們的學生一樣。他們有一個是中央指派的省長,一個是人民選出來的,兩個都來參加這樣的收穫。所有電視台都有報導這樣的事情。
大家都要跟有公主的圖片照相。
因為在泰國他們對於公主是非常尊敬的,所以很多泰國各地的農民就專程來要這邊的品種要拿回去種。
後來這個最先把這個品種種下去的小團隊他們把它發展成一個生意,專門把販賣這樣的品種來給農民。
這一個農民是剛剛在教皇妃的,後來他也變得非常有名,因為他是教導皇妃選米的人。類似像泰國的昆濱伯一樣。
這些就是一些例子,米之神基金會的技術在某方面蠻成功的,農民如果能夠學習這些技術的話可以得到比慣行農法還要更多。慣行農法不會有機會教公主選米,沒有機會提昇這些技術。所以我們就問農民是不是要去提昇這些技術。在選種方面如果有成的話,也可以進一步用雜交培育新的品種,所以現在在泰國也有些農民開始培育自己的新品種。
所以大部分的農民就說好像會選種就是有大學畢業,會育種就是有博士學位,假設你是都使用化學的資材仰賴市場的話,那就是只有幼稚園程度。所以我們就是先教大家如何得到學士的學位。
大家有問題嗎?
今天我們大家可以選出兩三顆這樣的米,知道這個方法之後,回去在家裡就可以選更多。但是選種只是第一個階段,接下來你還是要成功的發芽、育苗,種到田裡,接下來再選出五株。
利用這樣的方法,有一個農民把本來每公頃只有2.5噸產量的古老品種,增加到每公頃十噸。
另外一個農民則是從六噸成長到十三噸,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所以假設大家真的能夠找的好的品種和種子來種的話,就會有這樣成功的案例。這就是在教大家要如何削履適足。有一些農民不只是選產量,也需要好的品質,他們就會用這樣的方法得到好的品質。有一些依照輾米廠的需求來選的話,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收益。所以這個技術本身是非常有彈性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地,適合自己需求的方法。
就像學習騎腳踏車一樣,在學會之前一定會摔倒,所以最重要的是帶大家去實作,學習接受失敗,然後大家才會有好的技術。
如果說大家能夠勤加練習,第一次成功之後就是跟之前不同的層次。我們不需要是世界級的,但是我們都可以學會這樣的方法。
我們先教大家怎麼樣用手把稻殼撥開,接下來就可以直接用磨好的糙米來選。
因為我們之前挑選過這一批的糙米,很困難的是他們很多中間都有裂痕,那就不可以選。
還有很多是中間有小小的白點,這種狀況大家也要特別的注意。
再來就是表皮,他的表皮一定要很光滑,不能有起伏、高低或是一些線這樣的狀況。
但是米粒的大小和胚芽的大小是各位可以自己決定的。
所以請大家先選出一粒米就好,其他的來跟他比較。這一粒米可以先請老師和其他助手來看是不是OK的。
因為先選出一粒的話,大家其他的來跟他比較,你就會知道什麼樣的標準是可以的,這樣的方法也會比較快。
現在在等待稻榖過來的時間,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有一個印度的稻米專家就問他說你怎麼可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他自己已經在稻米這個專業的領域工作三十年了,都沒有看過這種方法。你又不是植物的專家,怎麼會想出這個方法。我就說我也不知道因為我跟很多稻農一起工作,我也不知道怎麼想到的,就是靈光一限。我也被問為什麼會想到去原始森林採集微生物呢?我也不知道,只能回答就是靈光一閃。但我現在覺得這些都是米之神教給我的,這是個人信仰,大家也可以不用相信。
撥開稻榖的方式是這樣的。
第一個你要能夠分辨稻榖的頭跟尾,因為要從尾部打開,因為胚芽是在頭部的地方,如果從頭部的地方開始撥就會傷到胚芽。
怎麼分辨就是說,頭的地方就是會帶個帽子,有看到帽子的地方就是頭。另外一邊就是尾,我們要從尾巴的地方開始撥開,然後再把它擠出來。如果擠不出來就要再撥開一點。擠出來之後就要檢視這樣的方式有沒有傷到胚芽
註:現場的即席翻譯是翻譯為「皇妃」,但後來經過在泰國KKF基金會工作的朋友指正,這個故事的主角應該為現任九世皇的二公主,是目前皇室第二代中比較有民望的,很有可能會繼任成為泰國史上第一個女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