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找一個自己─其一,抓週儀式

  你經歷過「抓週」嗎?這種古老的文化,讓滿週歲的孩子,去抓選可能代表他們未來發展面向的物品。
  如果讓「現在的你」來做選擇,你會選擇什麼呢?



  在人文工作會需要應對我們觀察到的狀況,即時做出很多課程或是結構上的調整;01學期的期末大聚會、02學期的學生議會開始、中斷與結束、赤腳課程與登山課程的策略性停課與復課,或是週五家族活動的課程週週微調,追根究柢,都是依據孩子不同的發展狀況,所做出來的適性回應。
  每個學期的結束之後,與下個學期的開始之前,都是老師們開會開的最密集的時候,學生離開學校,空蕩蕩的教室裡面,從早到晚的會議,討論的無非是整理過去一個學期的變遷與觀察所得,構思如何延續這樣的發展脈絡,繼續帶著孩子走往更遠的地方。
  從02學期的孩子們逐漸趨於穩定的狀況來研判,我們預估03春季學期開始,將會逐漸步入學習的高峰,為了應對孩子的這個需求,寒假前後的討論都聚焦在如何協助孩子進入並適應強度逐漸升高的學習上。



  要談到03春季學期的策略,就得回顧並整理0102學期下來,我們與孩子們相處的種種經驗。
  01學期啟動的最重要的設計,就是現行的導生制。透過課程的設計、「逐一」討論每個孩子過去與教學現場的所有狀況,我們在01學期前六週反覆調整了孩子與老師們的適配,最終在01學期第七週穩定了現行的導生分配。這個分配,只進行了少部分的微調就延續到02學期,並且漸漸發展出了各導生群組的群組文化。孩子們漸漸的被渲染了老師的氣質,也透過這個關係的建立,穩定了在學校發展的安全感。
  但是,導生制走到02學期的後期,漸漸遇到了這個制度的瓶頸。過去本來希望這種導生適配能夠包含學習議題,但後來發現,這種制度的陪伴、輔導功能遠遠大過於學習功能,不但如此,偶爾這兩者還會互相干擾,對於孩子學習議題上的指導,常常會遭遇孩子來自情感依賴面的撒嬌耍賴和反抗需求。
  為了因應這個狀況,討論一度陷入膠著之中。我們考慮過重新分配導生,將孩子們分配到更適合他們風格的導生群組中,但這個討論才開始沒多久就有點觸礁,重新分配當然是好的,但總覺得哪邊不對勁,光是要重新適應新群組,就會帶來某種程度的退化。



  後來,駿良提起期末登山課的變化,給了我們我們重要的線索。
  在登山課期末課程時,我對課程的孩子們執行了非常嚴格的要求,這種訓練方式在我的導生關係中因為必然遭到強力反彈而完全無法使用,但在放在單純學習關係的一般課程中就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拆開呢?把學習面向,和情感陪伴調癒面向拆開呢?」我提議說:「就是除了導生之外,我們另外找出一個指導孩子學習面向的教練或是師父之類的,這樣會不會好一點?」
  這個點子一提出來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綜合我們當前遭遇的處境,這個作法如果可以成功的執行,怎麼想都是對孩子的幫助都會比現在的導生制更大。
  就這樣,我們的討論迅速的從轉換導生,轉變成讓孩子適配出適合他們學習風格的師父。但是,討論的一開始,我們就遭遇了許多困難。
  師徒制這種設計需要非常多不同面向的齒輪彼此契合,其一,是教學現場到底存不存在學習風格的多樣性?我們一共有七個老師,環顧彼此,每個老師的個別差異與學習歷程都相當迥異,在這個最基礎的多樣性上可以說是已經齊備。
  第二個關鍵是,即便擁有老師多樣性,但「老師本身」的自我認識程度,是不是深入到足以瞭然自己的學習風格到可以擔任師父的程度?這又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最難是自知。
  第三個困難是選擇的部分,當孩子對自己的認識還很粗淺的時候,他如何選擇適合他的師父?這個問題困擾我們許久,我們討論過幾種選擇的可能性,和導生制最大的不同,師父的選擇必須出於孩子的自我意志,不能用「分配」的方式下去操作。這跟進入一個門派是很像的,孩子必須清楚這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選擇」,如果孩子感覺這是被選擇,就非常容易出現學習上的抗拒。
  成功的師徒分配會很像登山課的最後一週,明明所有的訓練項目都讓孩子叫苦連天,但是問及要不要放棄的時候,孩子都會大喊「才不要!」
  但是涉及自由意志的選擇,就會遇到孩子可能會優先選擇自己熟悉的老師這種限制(換句話說,孩子還是會依情感取向選擇導師作為師父),以及,孩子們可能不夠認識其他老師的學習風格,以致於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我們討論過幾個可能的方案,其中最接近可執行的一種,是像選課一樣,由每個老師上台去解說自己的學習風格,讓孩子聽完之後去做選擇。
  但是這種方法依然無法排除孩子因為對自己學習風格的認識不夠,或者因為情感取向,選了跟自己不合適的風格的可能性,所以討論再度陷入了膠著。
  最後的解決關鍵是駿良提出的碎念:「我們真的需要哈利波特的分類帽,戴上去就幫我們把孩子分好!」
  「啊!如果沒有哈利波特的分類帽,那就用中國的分類帽啊!」聽到駿良這樣說,老師們的靈感就來了。
  「中國的分類帽?那是什麼?」
  「抓週!」



  於是我們有了抓週,在開學的第一天。
  每個老師選出一到兩件代表自己本質的物品,這個挑選的過程本身就處理了每個老師自我認識的課題,核對與修正則是團體動力的過程,每件物品和自身的關聯是什麼,為什麼挑選這樣東西,在聯想上、意義上、這到底象徵了什麼?光是挑選這些代表物的過程,就可以開上一整天的會議去討論、分享與彼此剖析。
  挑選出代表物之後,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抓週儀式了;在開學前一晚,我們就將這些物品全部在桌上擺放好,耗費了一兩個小時的功夫協調這些物品彼此的位置,說來有趣,光是調整代表物的位置,就像是在協調整個老師團隊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似的。
開學前夜,擺在抓週桌上的14件代表物,最後一件是隔天早上補上的。

  為了增加鑒別度,我們決議讓孩子們挑選三個代表物,如果三有其二是同一個老師的,那麼就非常有準度;如果不是,那就得透過孩子選擇的意義分析,來進行最後的適配確認。
  十五件代表物,三個選擇,這構成了開學第一天抓週儀式基本組合:碎玻璃、玉石印章、透明塑膠袋裝的水、牙齒、白紙、米、布質圍巾、古老的梳子、樹枝、艾絨、刻著福祿兩字的古老金戒指、一疊紙釘起來的筆記本、算盤、膚色透氣膠帶、茶葉,這些就是全部老師的代表物。
  孩子們會如何選擇呢?

  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本系列的下一篇:找一個自己─抓週小測驗

2 則留言:

  1. 如果上面沒有孩子要的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問了一個非常重要問題(笑)。

      每個選不出來的孩子狀況不太一樣,有的是因為靜不下來,這種的透過老師一對一的引導,讓孩子沈澱平靜下來之後多半可以選出來;如果是真的所有在上面的選項都不想要的那種,那就會請他排出不要的順序,因為「你不要什麼」也是一個重要的線索。有的孩子則是需要一個一個物品提出來問他,逐一確認他對這個物品的感受是什麼?要或不要的理由是什麼?
      除了請孩子選擇之外,有個方式是讓孩子去猜哪個物品是代表哪位老師的,並且詳細的詢問他推測的理由,透過他的陳述了解他的思維脈絡,從而去判定他可能的落點。

      抓週的最後結果判定除了孩子選擇(或不選擇)的物品之外,還需要加入老師們對孩子過去兩學期的認識與評估,以及討論時孩子所陳述的選擇理由或對物品的直觀分析,綜合這些資訊,才能夠決定適配的師徒。
      關於孩子抓週的過程和老師們分析的結果,我預定會在第四篇詳細寫出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