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從農耕到生活─其一,有土斯有財

如果你在最近這幾個月來人文,是從靠近火車站的籃球場後門走進校園,那麼,抵達蓄勢班群所在的新大樓之前,你一定會注意到從二樓陽台綿延垂掛下來的長長瓜藤。
新大樓靠近籃球場這一側,可以看見二樓陽台花園垂掛下來的瓜藤
這是我們的陽台花園,一個說起來有點意外又不太意外的設計。
我想藉著這個花園的故事,或許可以很好的說一說我眼中的食農教育這一回事。




說起來,陽台花園的計畫是從一個生活習慣開始的。2013年,秋季學期的農耕課勉強執行到學期末,期末討論的時候我直接判斷不宜再開,即便班群其他老師表明覺得食農教育很重要,抽掉「農」的部份不太妥當;但因為我是教學現場中對於農業這個區塊最熟悉的老師,幾經討論,最後依然尊重了我的判斷,在接下來的冬季學期課程中抽掉了農耕課。
2013年秋季學期的農耕課,孩子們選擇坡地進行開墾

那,抽掉農耕課之後呢?
我反思農耕課從我接手到最後被我判定不宜再開的整個歷程。秋季學期農耕課一開始是雨蓉老師規劃並且由她上課的,我是第六週之後才接手農耕課,大半是照著之前的規劃下去執行,輔以我自己的專業部分引導學生。但整個過程都很卡;最卡的地方多半像是要孩子在大熱天下田工作,孩子哀哀叫五分鐘就不想要做了,或者是覺得水田都是泥巴拒絕赤腳下去踩,或是種東西的菜園在校園角落,離教室很遠,平常根本就不會走過去照顧。
導致農耕課倒課的可能性有很多很多,但我決定先解決距離這件事情。有一天我就趁著空檔,自己去買了幾個直徑一公尺的大盆栽,放在教室陽台上,將底部鋪上紗網,搬來一袋粗糠,開始利用陽台的空間製作簡易的生廚餘堆肥。
後來發現冬季學期陽台堆肥箱,因為不是課程,幾乎沒有留下紀錄相片,能夠找到的都是在拍別的主題時不小心拍到的背景照

說起來堆肥其實不難,如果我們不要求效率的話。我跟廚房的大廚協商好,請他在備料的時候特別把生菜葉另外裝起來給我,讓我在陽台堆肥。於是,我們的陽台堆肥有了穩定的有機質來源。
另外,我也同步通知了寵物課的老師,請老師教導寵物課的學生,可以將鼠砂、混著寵物鼠糞尿的木屑砂等寵物課廢棄副產品,丟到大盆子裡面當堆肥材料,只要丟進去之後,在上面蓋滿粗糠就可以了。
生菜葉、寵物排泄物、老師們泡茶泡咖啡產生的茶葉和咖啡渣、偶爾還得埋不小心養死的寵物屍體;很快的我們就堆滿了第一盆堆肥,然後是第二盆、第三盆……
這張照片的左後方角落,就是已經堆滿兩桶的堆肥盆

堆肥這件事情,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孩子們處理有機廢棄物方式。有的孩子甚至養成了三不五時就會跑去檢老師們的咖啡機,把咖啡渣拿出去做堆肥的習慣。
當然這是一個心血來潮的嘗試,後續也衍生了不少問題;像是堆肥盆底部會不斷溢流出堆肥產生的水肥,這水肥味道很臭,又會招大量的蚊蠅,除了每天反覆刷地板之外還真找不出什麼好辦法處理。在堆肥完全腐熟成土壤之前,這問題幾乎無解。
堆肥進行了大半學期,冬季學期期末之前,我在最早堆滿的兩盆堆肥盆裡,各種下了一棵番茄苗。
然後,冬季學期結束,我們迎接了一個月的寒假。



經過一個月無人照顧的寒假,零三春季學期開學之初回到教室,我們驚喜的發現,寒假前種下的番茄已經像發瘋一樣長成本來的好幾倍大,並且開始大量的開花、許多不知名的瓜果小苗也從花盆裡竄出來,無數小苗擠成一團,像是盛放的小花園。
這是2014年春季學期,陽台花園建立當天,堆肥花盆最後一張照片,可以看到地上有明顯的堆肥水汙漬

眼看堆肥花盆已經全部填滿,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會有源源不絕的有機質需要處理,我整理了前一學期操作花盆堆肥的經驗,在班群會議中提出了新的構想:
「我要把陽台用空心磚圍一塊起來,鋪上防水布,直接做成陽台花園!」
陽台花園建立方式:圍起一塊區域,把地板清洗乾淨,準備鋪上塑膠布

這個設計,基本上就是為了處理花盆堆肥廚餘水滲漏的問題:只要整片都是堆肥土,就沒有滲漏問題了!直接在排水口開個洞讓水肥都排放到一樓的水溝去吧!(註1)
在防水帆布上切開一個小口,下方就是排水口
構思不錯,但開學之初千頭萬緒,這個本屬於環境建置的工作這就樣耽擱下來了。一直到我稍微適應完新學期的節奏,已經是一個月過去了。
既然要做,自己玩不如多拖一點人下來玩。看著有幾個孩子每天每天的跑來看開花的番茄,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吃到番茄,我心中開始浮起這樣的念頭。
剛好開學之初我就對孩子預告過要在陽台成立早餐吧,幾經沈澱,我嚐試性的整合了兩個想在陽台執行的點子:早餐吧與陽台花園,推出了「空間與生活專題」。
由於是期中才推出的課程,再來,在我放出風聲的時候有頗多孩子都表現出有參與的意願。為了避免重蹈許多課程雷聲大雨點小、多人選課多人棄課的覆轍,我刻意的先舉辦課程說明會,比照大學課程發給參加說明會的孩子們一人一張課程大綱,強調自主意願並明確的訂出選課門檻。
空間與生活專題的課程大綱,最後課程使用的時間遠超過課表上所預定的時段

這個選課門檻篩退了不少只是想來玩玩湊熱鬧的孩子,最後只留下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在選修項目中選擇了「早餐吧專題」,而「陽台花園專題」則出現一個意外的選課學生:班群同事駿良老師。這四個人,成為了空間與生活專題的中堅份子,持續至今。

同事駿良老師,正在努力的將花盆裡的番茄安置到陽台花園裡

透過大量課程操作的形式,陽台花園在專題成員的協同之下很快的建立了,我們將半年前秋季學期農耕課製作的羊糞堆肥運回來,
專題小組載運堆肥中,後方的堆肥堆是去年秋季學期農耕課做的羊糞堆肥

加上冬季學期製作的四盆花盆堆肥,一起混合倒進用空心磚圍起來的陽台空間,原本生長在花盆裡的番茄,也一併的被移植到新的陽台花園裡。
陽台花園建立!中間鋪上大量的粗糠當做兼具覆蓋物功能的小徑
2014317,陽台花園建立。
一個月過後,我們已經擁有適應新環境之後,瘋狂生長,抽枝開花蔓延到欄杆外面的番茄叢;當番茄果實開始陸陸續續的成熟,我帶頭摘了幾次之後,漸漸的開始有孩子被食物吸引過來,每天早上會自己跑來花園,檢查有沒有成熟的果實可以採來吃。
左側的都是番茄,右側後來追加種植了金桔、木瓜,右下角的大花盆裡是新的堆肥與香蕉苗

在差不多同時期有另外一個平行事件剛巧發生;三月八日,植樹節前一週週末,學校舉辦植樹活動,在校園中一些角落種下了幾十棵金桔樹,這種盆植的金桔樹都餵養了滿樹的果實,看來非常誘人。我很早就注意到它們,打定主意要找個時間採收這些果實。
於是,就在期末之前,我利用了兩次家族活動的時間,帶著孩子採收校園旁的桑椹,
桑椹與砂糖和麥芽糖,開爐熬煮中

製作桑椹果醬;
桑椹果醬,剛裝罐,倒置冷卻中

又帶著孩子巡迴了一圈校園,採收了全校的金桔果實,耗費一個下午切開去籽,

熬煮成醬。

只要一杓果醬沖調熱水,立刻就是一杯酸甜好喝的金桔果汁,這就是期末之前,無差別攻擊有緣路過的孩子們味蕾的陽台花園收穫祭。




然後,這幾罐果醬、幾棵番茄,就成了夏季學期開學之初,「空間專題」的重要起點(註2)。
這是陽台花園番茄產季中,放完週末回到學校,每週一都可以採收到的番茄產量
我跟孩子們回顧了春季學期期末我們製作的果醬,以及夏季學期開學後每天都可以現採現吃的陽台花園小番茄,以「創造一個可以走到哪就吃到哪的校園」為藍圖,吸引了六個孩子加入空間專題。
2014春季學期,開學前兩天的陽台花園

從隨手可吃開始,引領孩子們開始去注意,存在我們周圍的空間,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空間專題的孩子從學期之初就接受了堪稱超量的課程洗禮;經過春季學期的測試與醞釀,切開獨立運作的空間專題,以每天最少兩到四個小時起跳的課量展開;在開學的一個月內之內搭配了跟志業家族聯合的綠屋頂參訪與屋頂隔熱設計,以及與行動家族堆肥小組巧別苗頭的一樓菜園農地土壤改良,陽台花園、水槽建置、教室經驗、女廁空間使用經驗改良、以及漫遊整個校園的校園可食植物照顧;很快的,有兩個孩子選擇退出了專題課程,而留下來的四個孩子,則像是海綿一樣毫無窒礙的吸收這些養分,並且發展出高度的自主性,孩子每天都自己拿著外出本跑來請我簽名要到校外收集有機質,用手推車運回來製作堆肥、改良土壤,頂著太陽冒著雨,毫不在意。
在一樓菜園進行的堆肥與土壤改良,後方的手推車是孩子們收集堆肥有機質的好朋友
收穫了整整一個多月的番茄之後,番茄生命終結,陽台花園展開演替,各種瓜藤一路蔓生,氣勢驚人的垂落到一樓,
除了絲瓜是買苗來種的之外,其他瓜都是從堆肥堆中長出來的‧‧‧意思是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什麼瓜(跪)!

於此同時,專題課的孩子們也陸續的跟隨植物的生長變化,拿修枝剪修剪遭受病害的葉子、幫香蕉扯掉纏繞的藤蔓、拔掉雜草覆蓋覆蓋物、替校園中的金桔樹噴灑水果酵素、回收家中的生廚餘果皮菜葉等等帶來學校堆肥,邊做邊學,一點一點的建立與熟悉跟周圍環境的關係。
躲在校園角落的香蕉圈,是幾年前在人文開設的樸門永續生態設計工作坊的設計,持續運作至今
垃圾減量、永續農業、有機耕作、自然演替、水文循環、小農經濟、生態平衡、食物鏈、生物多樣性‧‧‧這些概念都融會在整個陽台花園的建立、觀察與持續維護的歷程之中;從好吃好玩這樣簡簡單單的動機開始,孩子們可以全然無視這個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辛苦,將那些悠遠的道理視為日常點滴,刻為生活習性。
這個水桶,用來收集經過二樓陽台花園過濾後排放出來的水;雨季的時候幾乎一天可以收集好幾桶的量;隨著花園土壤堆肥完熟度增加,收集到的過濾水也有越來越清澈的趨勢。

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為,我本身也一直帶著有趣的世界觀看待這一切,從不覺得這個過程有什麼好辛苦的緣故。
換個方式說,我們也許停掉所謂的「農耕課」了,但是,農耕這件事情,已經換了一種方式,整個「沁入」我們與孩子的生活之中,成為了一種文化。
不存在,卻更加徹底而深入。就像夏季學期期初,在陽台花園現採番茄加九層塔的滋味一樣。



最後,我想我得解釋一下,為什麼要從堆肥開始?
實際上這是一切的基礎,當然也有一些環境本身存在的限制;人文校園看似廣大美好,但實際上校地多半填滿建築廢土,要在校園中推行農耕,面對的首先就是地力貧瘠的問題。
2014年春天的人文國中小校園,時值永續校園計畫開跑,廣大的校地整平後,長達一個多月幾乎寸草不生。

地力貧瘠,作物就容易遭受病蟲害,換個方式說,就是會遭遇耕作不易的困擾;一個土地只要耕作起來沒啥收穫,這結果就足以殺死無數初初萌發的熱切盼望。
要說改善土壤嗎?短期課程最容易採取的方式就是花錢大量買進有機肥、培養土,先撇開所費不貲的問題,這種用外部資源堆砌起來的課程,往往在一個學期過後就無以為繼,最後落得盡數棄置,等到下一次類似課程又再度開始時,整個程序又再重跑一回。
2014年春季學期,個別自然課的孩子們用培養土種植的番茄;由於缺乏養分,經過一個學期,植株勉強結出一顆果實後就虛弱死亡。
這中間可能的變因很多,但從一個永續設計的角度來說,缺乏一個足夠肥沃的土壤,才是一切的問題根源。好的土壤可以養出健康的作物,健康的作物就會有不錯的收成,不錯的收成又可以促成人們繼續耕作的慾望,這樣就會變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2014年春季學期,陽台花園的長出欄杆外的番茄,這張照片和上面那張照片盆植的番茄是同一天拍攝的,種植時間相隔約一個半月;下方光禿禿的地面則是被永續校園計畫整地過的土壤。

而支撐這個循環能夠持續下去的,還是在於源源不絕的土壤養分循環───也就是堆肥(註3)。如果缺乏這個補給的基礎,不管多肥沃的土壤,都會在幾回耕作之後被消耗殆盡的。
偏偏你直接跟孩子講這個,他是很難完全理解的。但如果換個方式,你把它變成一個,嗯,丟某些特定垃圾的方法,他就可以毫無障礙的接受,反正就是有些垃圾可以丟到土裡蓋起來嘛!
丟垃圾、然後過了好些日子之後才發現,欸,怎麼埋這些垃圾的地方,最後長出很健康的番茄,然後還那麼好吃?
這時,再來跟滿口食物的孩子們談「那個循環」,他就突然聽得懂了,不但聽得懂,還能心領神會的,從過去那種有一下沒一下的丟,變成蓄意的到處去蒐集有機質來丟;這個時候孩子想的就不光光是我在做堆肥這件事了,而是擁有了一種能夠看得更遠的理解,明白當前這個小小的動作,和他吃到的那些食物是有深刻的關聯的。
所以回到食農教育這件事情上,嗯,我想大約有句話相當適合來當做結論。
有土斯有財?!
無論用什麼方式,都請好好養堆肥土吧(笑)。





註1:本來預定排放到一樓水溝的陽台花園排水,後來與新大樓一樓的行動班群討論過之後,更進一步的將資源極大化使用,將原本直達水溝的管線鋸短拉高,讓行動班群的堆肥小組收集花園的過濾水,直接使用在一樓的行動花園耕地上。
註2:為何稱為「空間專題」而不是「農耕專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農業相關的一切只佔這個專題的其中一個小區塊而已。換個方式說,人與環境、空間的關係才是這個專題的主軸,農業操作只是其中衍生出來的一個部分而已。
註3:當然,除了堆肥之外,直接買有機肥來加,或是添加人工堆肥,也都是補給土壤養分的方式。之所以會強調由有機堆肥創造的循環歷程,主要概念是來自我所受的樸門永續生態設計(PDC,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訓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