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四國遍路ーDay03:遍路者的獨白,其一

嘿,親愛的遠方:
  說真的,今天是我上路以來最大起大落的一天。


今晚犒賞自己的德島草莓!

  我現在在鴨の湯,這是一間坐落在溫泉旁邊的小屋善根宿,善根宿是在遍路上好心的人們所提供的免費或者廉價住宿,這間善根宿是鴨の湯溫泉附設的,住在這裡的遍路者還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享用鴨の湯溫泉。



  明天,就是明天,我即將要踏上前往德島第一個難所(指稱抵達的路途相當艱困的寺院)燒山寺的道路,然而此刻我已經筋疲力盡,壓根兒不覺得我明天有辦法順利上山。
  然而,要說清楚為什麼我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就得從今天早上開始說起了。

  你知道的,我昨天晚上聽了阿嬤的話,紮營在路邊高架道路的下方,當時天空飄著小雨,紮營的地點可以躲雨,但躲不過風,風在外頭呼呼的吹,我十二萬分慶幸我有強悍的帳棚,盡阻風寒效應於帳外,雖然前天晚上睡起來還有點冷,但昨晚穿著刷毛衣窩進睡袋裡,可就真的一夜好眠了。



  早上起的早,旁邊就是道路,往來的車輛聲實在是很好的鬧鐘,這個路口就是前往熊谷寺的入口,充了一晚的電的手機還是沒有充飽,但已經足以讓我打開google地圖,確認自己的方位了。
  熊谷寺,近在咫尺。



  收拾到出發用不了多少時間,比較耗費時間的還是烹煮早餐這件事情。一切就緒出發上路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半小時過去了。
  早上八點多,正式上路。
  這條前往熊谷寺的小路走不了多遠,就遇到了第一道山門,看旁邊的解說牌這山門還是歷史悠久的文化財,




山門上的匾額寫著「普明山」。





  四國遍路八十八番,第八番 普明山 熊谷寺,我來了。
  走進山門,深深的鞠了一個躬,然後大跨步的繼續往前走。
  從山門到熊谷寺,是一連串的平緩上坡,並不難走,熊谷寺前有大片的停車場空地,看起來相當適合紮營。感覺起來也比昨晚的紮營點安靜,這倒讓我有點小後悔昨晚沒有摸黑走上來看一看的。

  清早的熊谷寺杳無人煙,我得以從容自由的一個人參拜本堂、大師堂,然後在寺院裡到處走走逛逛。




從停車場到本堂有一大段平緩的階梯要走,比較有意思的是通過第二道山門之後,有被彎折的非常矮的枝條要通過,我的大背包不成問題,但插在背包上的金剛杖就悲劇了,整個一直卡到樹枝,逼的我彎腰蹲低,差點沒把背包卸下來才順利通過。



  清晨的溫度還是很低,在冰冷的空氣裡頌讀心經,周圍間斷傳來的鳥鳴在冬日裡分外的清脆,聞聲不見形影,我試著從比較高處的大師堂俯瞰屋頂上的積雪,卻沒有找到鳥兒的足跡,大約都躲在旁邊的森林裡了。




  天氣太冷,真的沒有辦法休息太久。在大師堂誦經結束,我背起背包,回到入口的停車場,納經所設置在停車場這邊,門口有幾個遍路者在休息聊天,我只簡單打了招呼,就道別離去了。



  離開熊谷寺之後,在馬路口遇到昨天晚上接待我的阿嬤,開心的跟我揮了揮手,關心的問我昨晚睡的好不好,有沒有冷到(用肢體語言表示發抖跟睡覺),我回答一切都好,她才放下心來,與我道別,繼續她的散步。

  第九番寺院法輪寺,依據黃本地圖的記載,距離熊谷寺只有短短的2.4公里。但是熊谷寺下來這個路口的自然步道看板,卻寫著路程有三公里?稍稍研究了一下還是不得其所以然,想想也才差600公尺,就不多想了,繼續往前走。



  雖然是陰天的早晨,但走著走著,一會兒就放晴了。




熊谷寺往法輪寺這一段路,多半都是鄉間農田交錯的景色,




天寬地闊,走起來非常的舒適。



  我就在這種舒適愉悅的狀態下,




很快的走到了第九番寺院。
  四國遍路八十八番寺院,第九番 正覺山 法輪寺;跟熊谷寺相比,這算是一個嬌小玲瓏並且平坦的寺院,進門主要的石板道路之外都是乾淨的砂踏。




說來有趣的是,剛抵達這兒的時候還算寧靜,但開始參拜不久,就遇到了整群的遍路團湧入寺院,焚香、投納札、敲鐘、持鈴領唱誦經,在一旁觀看團體參拜者相當有意思,很像在看台灣的進香團,只是細節與風格有所出入。



  吟誦心經的語言聽起來完全不同,這倒讓我想起來,其實就算在台灣,和尚尼姑們的誦經聽起來也不太像我們日常使用的北京話中文,儘管這裡是日本,但遍路者的誦經聽起來跟在台灣聽到的其實很相似啊!
  參拜結束之後我在門口的麻糬店又吃了一次早餐,說真的光看名稱我還真不知道這是什麼食物,但吃起來.....其實就是紅豆餡的麻糬吧!!!




知道我是遍路者,婆婆還招待了我一杯熱咖啡,




然後拿出一張前往第十番的地圖,詳盡的解說給我聽。




  這一路以來都很愉快,帶著這麼愉快的心情,我告別紅豆麻糬婆婆,往四公里外的切幡寺走去。

  前往切幡寺的路上,我被路人接待了。說起來從踏上德島開始遍路以來,這幾天幾乎天天都有遇到接待,倒也不是太稀奇的事情。然而,這次的接待不太一樣。
  事情是這樣的,一路上我維持著一定的速度但也不時停下來拍拍照,在通過一條長巷子的時候,我跟迎面走來的阿嬤笑著打招呼,她也笑咪咪的回應我,然後在我們錯身而過的時候,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我手心裡塞了兩顆糖果。



  欸欸?!
  阿嬤的動作實在太俐落了,顯然經過多年鍛鍊,塞完糖果的她若無其事的繼續往前走,像是剛剛錯身而過那個電光火石的瞬間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
  我呆在那邊好半晌,才回過神來,轉身拍了一張阿嬤踱步遠去的背影照。

  跟阿嬤錯身而過之後,轉個彎我就遇見了地圖上標示的小豆洗大師,這裡的常夜燈供奉著簡單的食物,我有時都會想著,不知道這些食物到底是可不可以跟神明稟報一下然後就吃掉呢?



  想是這樣想,但實際上我只有恭敬的鞠躬致意,然後就繼續上路了。這一路的天氣很好,路旁不時會出現大小規模不一的水池,幾乎都有共通的特色,就是水池旁會有看起來明顯是學生繪製的告示看板,我是看不懂上面寫什麼,但圖畫的相當生動,非常容易理解。



  走過無料接待所,也路過秋月城跡,




我就這樣步履匆匆的直抵切幡寺山腳下。



  
  四國遍路八十八番,第十番寺院,得度山 灌頂院 切幡寺,




這是一條要上山之後還要原路折返走下來的路,本來一度考慮把背包放在山腳的商店門口,後來想了想還是不怎麼放心,最後決定還是背上去吧!拿出金剛杖當做支撐,我就這樣開始一路往上,慢慢的踱步上山。



  非常意外的,這是這幾天以來,我最喜歡的一所寺院。
  一開始走的時候確實非常疲憊,畢竟這幾天的路都沒有什麼山路,頂多就是一點小起伏而已。切幡寺算是走起來明顯比較高一點的寺院,建築在半山腰,抵達寺院山門之後,還得爬上長長的階梯,才能夠進到寺院裡參拜。



  然而就是這一大段長長的階梯,讓我徹底的停下來放鬆了很久很久。
  切幡寺隱身在森林裡,當然因為闢建寺院的緣故,這個森林已經沒有那麼森林了,但無庸置疑的它依然是一條林蔭大道。




  我喜歡森林,即便是在冷冷的冬日,走在這樣的林蔭底下依然是非常讓人放鬆自在的一件事情。




這一路以來的匆忙倉促都在這片森林裡得到紓緩,我不自覺的越走越慢,緩緩的踏過緩坡,穿過林蔭,然後來到了通往寺院的陡上階梯。



  正午時分,山裡清風徐徐,本來看到陡上的階梯在心裡哀號不已的我,走著走著忍不住就停下腳步,深深的呼吸穿過森林的風,閉上眼睛,感覺風濤聲從遠而近,沙沙的拍打樹叢,分撥葉片,輕撫枝條,一浪既去,另浪又起,我就這樣在階梯上靜靜的聆聽層層疊疊的森林歌唱,久久不捨動身。




  也許是因為風的祝福,也許只是因為有了很充分的休息,儘管背著大背包,我還是輕輕鬆鬆的走完了切幡寺的階梯。階梯的盡頭有棵綻放中的白梅樹,剛從風中階梯走上來,像是整個嗅覺也被洗滌過似的,不用靠近就感覺自已被滿滿的白梅香包覆圍繞著。




  找了張長椅放下背包,書寫納札上的個人資料,接著輕裝到本堂與大師堂前依序投下納札、奉納金(我都給一百円),最後才是頌讀心經。



  切幡寺有個大塔,參拜與納經都結束之後,我拾級而上,爬上了這個高踞寺院最高點的大塔廣場;從解說牌上看起來這似乎是現存唯一的二重方形塔?從1607年建立的古老建築,但十九世紀時燒毀之後移築過,之後持續保存至今。



  我對建築的涉獵不多,對古代建築的所知更少,但這並不妨礙我細細的品看這座大塔,這座大塔的細節被照顧的很好,




光光只是屋簷下排列整齊的木柱,就讓我著迷仰看到幾乎折了脖子,出檐像是風燈的懸掛物,




底座也沒有因為放在建築下方就隨便弄弄,整個建築從細部到整體結構,都沁透著均勻嚴謹的美感。



  這裡的視野很好,風很舒服,陽光很軟,我幾乎差點想要把背包拿上來在這兒紮營了。但是時間實在太早了,最後還是在休息之後按耐著衝動,慢慢的踱步離開這座大塔。

  似乎沒有告訴過你對吧?我的行程總是到了一個寺院才開始看下一個寺院的路線。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剛開始規劃遍路的時候,我也是相當謹慎的把朋友送給我的地圖打開來看,小心的計算里程數,在筆記上大致上記錄著可能行走的時間與每天要走的路線。
  不過這件事情呢,從我踏上德島搭錯列車之後,就再也不是這樣了。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是昨天吧?我發現,我之前那些規劃根本就完全不能做準,我實在太容易在路上分心了。每個寺院都是未知的旅程,我也說不準到底每個寺院我會停留多久?到最後我漸漸的發現,其實最實際的還是在即將離開一個寺院的時候,才開始看前往下一所寺院的路線圖。
  現在就是這樣的,我在切幡寺打開黃本地圖,細細的看了前往十一番藤井寺的路線,大約有九公里多的距離,記得那附近似乎有個鴨の湯有善根宿可以住,那就等走到藤井寺再來做打算。
  然而就是這個決定,造成了今天最大的苦難。
  從切幡寺到藤井寺,九公里多的路徑,越過一條有點大的吉野川,從黃本地圖上看起來不過就是半頁的距離。
  我從切幡寺離開的時間大約是下午一點左右,一路慢慢走慢慢看,經過森林的時候又停下來吹風.....等我回到山腳下的遍路巡拜用品商店的時候,已經一點半了。



  想著也才九公里,時間還很多,我於是走進商店裡好好逛了一圈,才又繼續上路。
  這一路上都維持著這種輕快的節奏,走一小段路之後先是看到前面有個遍路者坐在路邊休息,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人偶,整個驚嚇到;




接下來被一整片黃橙橙的油菜花田像磁鐵一樣吸住,




好不容易掙脫繼續往前走,又遇到一個兩層樓的可愛遍路小屋空海庵45號,




視野良好空間清爽,差點休息到睡著。




  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段路的休憩所密度很高,




離開遍路小屋不久又在路旁遇到一個休憩所,這次我就沒停下來休息了,拍了照片就繼續往前走,




一會兒之後眼前出現堤防,終於要進入吉野川河床了。



  吉野川河床範圍遼闊,通過溪流的路線是簡單的單向小橋,




看橋頭的標語,似乎下大雨水流大的時候這個橋會沈入水中,目前看起來水況相當安全。




不過作為徒步旅行者,通過這座橋時往往會遭遇兩側要過橋的車流。日本的駕駛對行人相當禮遇,不會刻意逼車也不會按喇叭,但走在橋上後面緊緊跟著一台車還是會讓我很緊張,幸好每隔一小段距離,橋上都會出現一小塊避車空間,可以暫時閃到旁邊去讓車先通過。
  不過背負著超過20公斤的重量站在沒有護欄的橋邊緣,說真的,壓力很大啊…...



  我這一天的失算,說起來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無疑的,吉野川河床很美,範圍遼闊,




中間會經過大片的農田、樹林、草地、溪流;持續的行走在河床之中,漸漸的失去了時間感。




然而,我心底也漸漸著急起來,特別是感覺走了很久很久,但是在路邊看到的里程石碑還有接近六公里的時候。



  時間逼近下午三點,按照這兩天的經驗,我的時速大約只有三公里左右,要是走慢一點,很可能得去目送十一番關門。
  這很不妙,我想了想,解下兩枝登山杖,重新調整了裝備,開始準備加速行走。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趕路過程,開始加速之後,時間的流逝感很快就出現差異,我開始覺得本來悠閒適合散步不知不覺就走過大半的河床道路,漫長的像是看不到盡頭一樣,走了好久好久才看到下一個里程石碑,數字是嚴重打擊我的五.五km。



  咬牙,將力量施加在登山杖上,再加速。
  走到這邊,已經接近河床道路的盡頭了,越過一小段樹林,通過第二座跨過溪流的小橋,







吉野川另外一側的堤防近在眼前。




  走上堤防,這裡有一個貨櫃屋看起來也是給遍路者休憩用的,沒開,這又加深了我的焦慮。




不過當我急著趕路的時候,一個路過的大叔叫住了我,提醒我走錯路了,然後嘰哩呱啦的指點了我前往藤井寺的正確道路。
  加速,再加速。來到四國之後,我第一次在行走時使用全力,心裡多少也好奇這種依靠登山杖行走同時推壓加速的方式,到底可以把我的速度拉到多快?又能夠持續多久。
  下了堤防,走進巷弄,一路上調整呼吸,收斂核心,小心調整步伐的速度與跨距,不時加上登山杖的推送加速,先是拿掉圍巾,接著脫掉刷毛衣、最後是脫掉第二層的長袖上衣,只穿著最內層的短袖排汗衣,即便這樣,我依然在只有個位數字的氣溫中走到滿身大汗。



  穿過小路,等待一個紅綠燈的時候重新調息,然後繼續加速往前走。這時一輛車彎進巷弄,開過我旁邊的時候忽然停下來打開車窗,遞給我一把糖果。
  「気をつけて(kiwo tsu ke te) 」他說,笑咪咪的拉上車窗,慢慢的開走了。



  深吸一口氣,把糖果收好,繼續用登山杖撐出來的高速往前走去。



  下午四點,穿過最後一小段森林小路之後,




四國遍路八十八番的第十一番寺院 金剛山 一乘院 藤井寺,終於出現在眼前。



  藤井寺寺院內沒有廁所,唯一的廁所在寺院外的停車場。似乎是因為坐落在山腳下的緣故,整個寺院屋頂處處是積雪,我放下背包之後大口喘氣著,在寺院裡散步了一下,平復過度加速帶來的消耗。



  全力加速的時候,時速差不多有6km,這比我想像中還要好,但說起來也很不好,連續一個小時的全速,付出的代價可不是一點點,剛剛在全速移動的時候還沒有感覺,現在一放鬆下來,立刻感覺到雙腳酸軟,幾乎無法站立。



  撐著最後的氣力參拜完,結束納經,才終於放下心來,




在藤井寺裡到處走走看看拍拍照,然後一個讓我瞬間感覺有如五雷轟頂的告示牌,就這樣出現在我面前:


  燒山寺 12.3 Km



  等等,這不是真的吧?這所寺院的後門通往燒山寺?只是剛好有小路吧?



  回到大背包處,找出黃本地圖翻開來細看,我無言的看著地圖上的紅色線條,確認了前往十二番寺院燒山寺的遍路道入口,就在藤井寺內的這個事實。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其實我明天上燒山寺的時候一定會經過藤井寺,那我今天參不參拜藤井寺根本就沒有差異啊!!!我剛剛那一個小時的全速衝刺趕路是在趕心酸的嗎?
  這真的是我這種走到這個寺院才開始看下個寺院地圖的走一步算一步遍路者,最大的哀愁了。
  查好了鴨の湯的地圖路線,前往鴨の湯的這條路,已然氣力耗盡的我走的非常痛苦。



  即便已經展開兩支登山杖當做輔助了,但走起來真真是舉步維艱,很好這下我知道,一個小時的全速行進會有什麼後果了,每一步跨出都伴隨著巨大的酸軟感,要不是有兩支登山杖支撐住身體的重量,手臂的力量也還算不錯,根本就無法繼續往前走。
  短短的兩公里,堪稱是走上遍路以來最讓我崩潰的路程,即便如此,因為擔心太晚抵達善根宿會關門,我還是盡可能的加快速度,努力對抗著每走一步都想要停下來休息的衝動,一步一步往前走著。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傍晚五點二十分,鴨島溫泉鴨の湯的招牌看板,終於出現在我的視野裡。



  這就是為什麼,我壓根兒不覺得自己明天有辦法走上燒山寺的緣由了。
  然而這一切其實都是一連串的無知造成的結果,首先,要是我事前有多看幾眼地圖,我就會發現根本不用去衝刺十一番寺院,直接往鴨の湯慢慢走過來就好,也用不著消耗掉全部體力。
  無知之二,我沒有弄清楚鴨の湯善根宿,




其實就是鴨島溫泉的附設建築,只要在溫泉關門前抵達都可以入住,這個無知造成我在體力耗盡之後,還強迫自己繼續不休息的用全速又趕了兩公里的路,更進一步把我的雙腳消耗程度推升了一個等級。


鴨の湯善根宿,牆上滿滿的遍路者留下來的感謝納札。

  這個晚上我騎著鴨之湯提供的免費單車到附近的市區吃了大餐補給糧食,




買了慰勞自己的德島草莓;




一路驚嘆著單車的速度怎麼可以快成這樣,走了兩三天的路,單車的速度感讓我讚嘆不已。
  在鴨島溫泉裡盡可能的按摩酸軟的雙腳,反覆的泡著溫泉活絡氣血。無論如何疲憊,這一天終究是結束了。



  明天即將前往燒山寺。不知道為什麼,浸泡在氤氳的湯泉裡,腦袋裡忽然就浮現出一句話,深深的烙印著怎麼樣也無法抹去。
  想一想,我決定把這句話寫下來送給你,雖然此刻很累很累,但是,請不用擔心我。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晚安,謝謝你一直照看著我。



遍路者 小跳
2016.1.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