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2011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偏見的遊戲(下)─家家酒照妖鏡

單元:偏見的遊戲
片名:家家酒照妖鏡
導演/編劇:波蘭─麥西.艾達姆克(Maciej Adamek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網站簡介:http://2011bestinput.pts.org.tw/films_1.html#no2


影片筆記:
  一堆小孩在玩遊戲時的對話,鏡頭在男生群和女生群中間移轉,有些孩子擅長發號施令、有些孩子擅長高談闊論,在孩童的身影上,已經隱約可以窺見他們未來的模樣(又或者,我們窺見的是父母的模樣呢?)
映後座談觀眾發言:
  觀眾一:台灣的社會環境和歐美國家不一樣,我們不會讓小孩那麼早就接觸到成人世界不美好的一面。
  觀眾二:我覺得那個文化還是很重要的差異,我自己在做幼教,台灣的小孩玩起遊戲來是比較天真可愛的,不會像影片這樣;而且我很在意這個導演拍攝的時候是不是有去引導小孩?因為我自己在學校,我們都會設計活動去讓小孩呈現或者扮演,如果是小孩單純自己在那邊玩,感覺起來不太有可能是像這部電影一樣那樣有脈絡的。我覺得導演很有可能是有給小孩那種特定的「扮演」的指令,所以這部片看起來才會是這個樣子的。

影片心得(含映後座談):
  即使是複製看見的父母,男生、女生複製和關心的著啼還是很鮮明的。
  生、死、生活、工作,都是孩子去複製的片段,友群的關係也來自認同的形象。
  那麼,複製這些行為與言語的孩子他們的思考究竟是什麼呢?這些複製所謂的「成人世界」真的是不好的嗎?
  到倒什麼樣的真實才是我們所認同的?為何我們認為「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成人的世界是不美好的,不應該太早讓孩子接觸成人世界的不美好?」
  這背後其實是有個預設在,是我們並不滿意,也不認同我們此刻的生活與世界,因而才刻意想推崇和維繫所謂的「孩子無知式的美好」。
  因為蓄意去把孩子留在這種孩童式的美好,也漸漸造成了現在的,嗯,人的狀態,大家不喜歡未來、不喜歡社會、不在意人群與關係,只想讓自己停留在「好」的世界裡,而沒有能力接受處理與面對灰色地帶的世界。
  那麼,孩子複製的真的只有表面的語言嗎?還是,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的背後,孩子「如何去使用」他所複製到的語言,去體會這些「使用的方式」,我們才會發現,孩子在這個記憶與選擇使用的過程中,正在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他自己思考與面對這個世界的方式。





  這個「偏見的遊戲」主題的兩部影片,放在一起看的時候格外耐人尋味。
  「英雄本色」討論的是美國電影如何在一個漫長的時代脈絡中,一回一回的形塑與建立大眾的「印象」。
  而「家家酒照妖鏡」在談的則是孩子如何「學」會成人世界的觀點;換個方式來說,第一電影呈現的是媒體如何「教」給我們他們想要的特定偏見,後者則是探討人們如何「學」會他們看見的世界,從而累積成偏見。
  在教與學之間,我們能否透過窺見這個偏見的歷程,讓自己從那些累積在我們身上的偏見痕跡中掙脫出來,重新自由而真實的去認識每一個人真實的模樣呢?
  在偏見的遊戲中,所有的印象都是刻板印象,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故事與真實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只剩下在媒體之中,這個呈現的模樣(特定的模樣)能不能娛樂我們,這是現在媒體的基調,也造就了更大的偏見。
  當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是從電視與電影中來的時候,那麼,電視和電影如何呈現,就如何的形塑了我們的感受。
  真實不再存在,存在的只有偏見。
  是謂偏見的遊戲,在這個傳媒發達的時代。
  僅此留下我對這兩場影片的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