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三十歲人生札記─其一,夢醒時分,幻想世界


  大家好我是沉默秘密結社的小跳,東月季最近完結了,想追的可以追一下,看不懂這段話的可以左轉離開了,我們不是同一國的(又誤)......
  不瞎扯淡了,難得浮出水面,來說說幾個最近被我自己說到已經會背的故事,然後再來聊聊這些沉寂的光陰裡,我默默行走的一路風景吧!
  第一個故事,得從一頂下雨天時掛在機車吊勾上的3/4罩安全帽開始說起。


  去年甫入秋的時候,我與我家嘎嘎從宜蘭衝浪回來,走到停車場準備騎車回家;基於安全理由我們的安全帽都是半全罩式的,車廂空間有限,所以我通常都把我家嘎嘎的安全帽放在車廂裡,把我自己的掛在車廂外。
  這一天台北飄著細雨,停在露天停車場的機車當然也不能倖免的沾滿了雨珠,我拿起安全帽,心想安全帽戴起來一定又濕又冷,忍耐一下趕快回家洗頭洗澡吧!
  我把安全帽往頭上戴去,這一瞬間,積在安全帽裡的雨水傾盆而下,嘩啦一聲當場把我澆成落湯雞。
  我拿著怔了一兩秒,然後忍不住放聲大笑。
  笑了好些時間終於停下來之後,嘎嘎困惑的看著我問:「為什麼你可以笑?」
  「啊?很好笑啊!」我聽到她的問題愣了一愣,然後反應過來說:「妳會這樣問是因為,如果是妳的話妳會很生氣對吧!」
  「嗯,為什麼很好笑?我一點都不覺得這好笑。」嘎嘎認真的說。
  「我想大概是因為,我本來的心理準備是戴上它會感覺濕濕冷冷的很不舒服,卻沒有想到它比我預期的還要誇張,淋了我一頭水,因為實在太錯愕了也太荒謬了,就整個爆笑出來了。」我說完頓了一頓,想了想又說:「妳說同樣的狀況妳會生氣,是因為妳希望安全帽就該是乾的吧!」
  嘎嘎點了點頭:「我討厭濕!!!」
  「那就對啦!」我說:「因為預期的方向不同,所以我們的情緒反應就不同。」
  這本來是一個很小的插曲,但隨著後來這故事在我一些日常際遇中慢慢發酵,我漸漸的明白了看見了某個很有意思的脈絡。
  我們,不管是我或者是嘎嘎,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唷!

  先撇開這個太跳針的結論不說,我再來說說下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第一個故事大約事隔幾個星期之後的週末。
  我的一個男性朋友V君,苦惱的跑來找我吐苦水,談著他陷入困境的戀愛,述說著女孩如何寧願把時間花在保養上也不願意跟他講電話聽他說他的事;他們為此吵了一架,他難過的對我說,他不懂,為什麼身為女朋友卻不願意把時間花在他身上,他過去不管多累都會花時間聽她說她的事,但是當立場對調,她卻不願意這麼做,他覺得這樣很不應該......
  身為一個信仰誠實以致於嘴賤無敵的機車鬼,我聽完這故事之後不抱任何同情的多踩了他兩腳:「欸!我說V君啊!你在跟你自己的幻想談戀愛嗎?」
  「啊?什麼意思?」哀愁的V君愣住了。
  「就是說啊!」我一邊安裝XP一邊疏理了一下說話的順序:「你說你跟你女朋友吵架,因為你認為她明明有時間保養,卻說她很累沒辦法陪你講電話,是這樣吧!」
  「對啊!她保養一次要兩個小時耶!有時間保養卻沒時間在我需要的時候跟我說說話,我不能接受這樣!」V君憤慨的說。
  「所以,你期待她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你說話這樣?你覺得女朋友就該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你?」我追問。
  「對啊!」
  「那麼,你是在跟『這個人』談戀愛,還是在跟你幻想中的『女朋友』談戀愛?」我一邊問,一邊開始安裝驅動程式。
  「什麼意思?小跳我聽不懂。」V君一頭霧水的說。
  「我這樣聽起來,你的女朋友就是一個覺得保養比陪你說話重要的女生,這沒什麼問題,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反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她就是這樣的一個女生?」
  我打開顯示卡驅動程式一面安裝一面說:「我要問的是:你喜歡的究竟是『她這個人』,還是,你喜歡的其實是『她身上某些符合你期待的樣子』?如果沒有那些你期待的樣子,你是不是就不喜歡她了?」
  V君呆了好半晌之後說:「我覺得是後面那個耶!」
  「所以我說你在跟你的幻想談戀愛。你期待女朋友應當溫柔體貼善良可人,一旦有朝一日你發現你的女朋友既不溫柔體貼也不善良可人,你就不喜歡她了。」我說。
  「....小跳你跟嘎嘎難道不是這樣嗎?」V君問。
  「我嗎?」我放下正在重開機的電腦,轉身過來看著他說:「我喜歡我家嘎嘎,不管她是任何樣子。」
  「你沒有覺得她既然是妳女朋友就應該要怎樣嗎?」V君不死心的追問。
  「那個『應該』是我的事情,就算有也是我自己得處理的課題,跟她無關。」我認真想了想之後說:「我喜歡的是她這個人本身,不管發現她任何樣子,都是她的樣子,我是在跟她談戀愛,不是在跟我的期待談戀愛。」
  「......」V君楞楞地盯著我看了好一會兒:「小跳,我沒有辦法像你這個樣子,我還是覺得當女朋友的應該要能夠在我需要的時候陪我,其他我都不要求,只有這一點我很堅持。」
  「活生生的一個人那麼現象的擺在你的面前你不看,你只想盯著你的幻想看對方有沒有符合....」我聳了聳肩說:「那麼,你就繼續去跟你的期待談戀愛吧!」
  V君呆愣愣的看著我,我攤了攤手補了幾句:「說真的,我要是你這種狀況我會很開心,因為我多認識與了解了一個關於對方的現象模樣,透過這個事件你對你喜愛的人有了更深的認識;她打開了她的現象世界邀請你走進去,這是件好事。不過因為你太想要對方符合你的期待了,所以只要跟你期待不一樣,你就覺得『妳不可以是這樣』。然後你們就會吵架,只為了她的現象長得跟你的期待不一樣。」
  「說真的,這樣聽下來我根本不覺得你喜歡她,你喜歡的只是你的幻想而已。既然你要的只是幻想,那你看A片不是比較快?」我無視V君的瞠目結舌下了結論。
  電腦安裝告一段落,我就把苦悶的V君踢出家門,讓他自己去療傷了。

  我的故事說完了。  

  然後,從這兩個故事延伸出來的觀察與思考,才要漸漸開始。


  安全帽事件之後,我就經歷過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日常生活,開心的難過的什麼都有,漸漸的我發現一件事情,對於所有事件的情緒和反應,幾乎都來自預期與現實的「落差」。
  這是什麼意思?發現這件事情的我細細的思考,在安全帽事件中,我與嘎嘎的預期往兩個不同向度岔開,所以最後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情緒反應;但是,不管是我自己或者是嘎嘎,我們的情緒反應其實都是「比較」我們自己的預期與現實狀況而來的。
  套用到V君的例子去,這概念也是共通的;在安全帽事件中,積了一桶水的安全帽就是V君花兩個小時保養的女朋友,這兩者都是可以確定的「現象」,但無論我或是嘎嘎或是V君,我們都只用「自己的期待」去看待這個現象,並且因此產生我們各自不同的解讀與情緒反應。
  儘管就表面看來,感覺荒謬而大笑的我,比起感覺不舒服而生氣嘎嘎和V君似乎好許多,但真就整個事件的脈絡來思考,卻會發現我們三者並無不同。
  我之所以能夠看見並批判他人的不足,那是因為我自己身上也擁有那些限制。這是我在經過暑假的旅行與旅行之後的漫長書寫之後體會出來的,卻這麼容易的被我遺忘了嗎?(註一)我回想起這句話,然後不無凜然的拿起我轟炸V君的字句來檢視我自己的生活與狀態:
  當我自以為清晰透徹的指陳V君只看著他的幻想而不正視擺在他眼前的現象時,我是不是也是正凝視著我的幻想,而不正視我眼前的現象?
  V君的「幻想」是溫柔婉約貼心善解人意的女生,「現象」是保養比什麼都重要的少女;那麼對我而言,我的現象與幻想又是什麼?
  用同樣的概念去思考安全帽事件,就可以鮮明的發現,現象只有安全帽積水,而感覺卻是被我們各自用不同的幻想去創造的,雖然一大笑一生氣,但我們並無不同,我們在這個事件之中,都凝視著我們的幻想來標定現象的位置,而非接受現象。
  這麼說來,是不是沒有幻想,我們就無以放置我們所遇見的現象?

  我們都活在我們的幻想之中,差別只有幻想世界的完美與否、貼近現象世界的程度差異、光光以這些差異,就建構出我們彼此不同的情緒風格出來。
  發現這件事情之後,我訝異的打開雙眼向周圍的人們望去,赫然發現,不僅僅是我自己,我以及我周圍的人們,大家都是活在幻想之中。
  或者,更確切的說,非常多關係之中的衝突與摩擦,根本就來自幻想與現實之間的激烈角力。
  當我帶著這個發現,再次跟一直期待我過著符合他們期待的人生的我家父母對話時,終於恍然,這些年來我們的紛爭根本不是現象的,那麼現象的我擺在他們的面前,但是他們的眼光凝視的始終只有他們對我的期待與幻想。然後因著這些幻想與現象的落差,再無法接受此刻我所選擇的我的人生。
  明白這件事情之後,我終於釋然了。

  與他們相同,我也一直帶著我的幻想來看待我的父母親,我的幻想就是:我期待而且幻想,我的父母終究有一天可以理解並支持我所選擇的我自己的人生。
  而現象其實是,他們有他們的限制、他們的人生經驗與框架,現在眼前的他們難以接受,更無法支持。
  這個現象沒有對錯,他們在他們的資源與他們的限制之中長成現在這副模樣,就像我也以我所接觸到的資源與我自身的限制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都在我們彼此的路上,依據我們的際遇、資源、限制,做出了我們能夠做的最好的努力與選擇。
  我可以不喜歡他們現在的模樣,但我不能用我的幻想來強求,他們「應該」要是某個我期待的模樣。
  就像我可以不喜歡V君對待他女友的方式,但是,我其實也正用著他的方式來對待他而不自知;我抱持著「人應該要怎樣」的幻想來看待L君,忽略了他也有他生命歷程的資源與限制,我所明白領悟到的,對於他而言可能都是不曾思考過的天方夜譚。
  真的要對話的話,我要做的不是隨便踹他兩腳,而是細膩的引導他思考並且看見在他既有的限制之中看不見的這些可能性才對。

  我再來舉個例子補充剛剛所談論的東西:
  我們對萬事萬物都有期待,然後再以現象與我們期待之間的落差來決定我們的反應,發現我們都活在我們的幻想之中這件事,讓我漸漸的能夠擺脫不切實際的幻想,漸漸的可以單純的就是接受現象。
  這麼說吧!我們出門被車撞到,覺得我們今天很倒楣,但這個「覺得」,其實來自我們的幻想。
  現象只有:我們被車撞了。
  而我們的期待與幻想是:我們今天有平安的一天。
  因著現象與我們的幻想有所落差,所以我們才感覺「我們很倒楣」
  我期待我有一個好上司、好人生、好運氣;當我上司很機車、人生很曲折、運氣很差勁時,我就心情一整個↓↓↓↓↓覺得世界跟我作對;但是世界並沒有跟我作對,我的人生也並不比別人差或好。
  同樣考了八十分,八十分是現象的,但是平常都考一百分的人,和平常都考六十分的人,拿到這個八十分的心情卻是大不相同的;因為他們根據了自己的「平常」與慣性,推測了自己「應該」要有的分數。
  現象只有一個,幻想卻是無窮的。
  接受現象並不意味著當我們從一百分變成八十分時,就要攤攤手說:喔!八十分是真的,我接受了,這樣也很好,現象很好。
  不是這樣的。
  記好你想去的地方,所有的現象只是告訴你「情況是這樣」而已,接受當下的情況,然後思考、判斷、做出決策,然後付諸下一個行動,前往你想要去的地方,無論那個想要是基於你的幻想,或是基於你感受到的機緣,都好。
  重要的是凝視當前的現象,停止沈溺在幻想與現象的比較之中,面對揭露在眼前的現象,然後針對現象作出反應。
  被撞了,就醫、復健、調整行程;這些都是對發生現象的回應,忙著怨天尤人哭哭自己很倒楣,或是拍手慶幸自己保了保險,這都是把力氣花在不曾發生的幻想之上。
  過去是未來捻出的繩子。把力氣花在懷想歌詠已經發生的「不存在的過去」,或者把力氣花在寄託飄渺未知的「沒有來臨的未來」,這大約可以說盡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兩種幻想形式。
  幻想「如果我那個時候....現在就....」的追嘆過去式,或者幻想「等到以後我....就可以....」這種寄託未來式。無論何者,都是把眼睛轉開去看虛構的幻想,而不看確切揭露在我們眼前的現在。
  只有現在是真的存在的現象。未來不是,過去也不是。
  我們只有現在,也許明天就死了,也許活著,但這都不是我們決定的,決定者或許是一個更巨大的未知的歷史的流,也許什麼都不是,也許是你的生命藍圖,也許只是道律的細縫。
  我們能夠決定的,只有此時此刻,我們要做些什麼來回應我看見的現象世界,如此而已。
  面對這些不可決定的一切未來與過去,我是如此渺小;但是面對我能夠看見並且做出回應的當下現象,我卻又是如此紮實而巨大的存在著。
  在做出決定的當下我是既渺小又巨大,最後就連這兩種感受都消失了,只剩下現象。
  發現我們抱著幻想看待萬事萬物之後,就嘗試輕放過去,安待未來,把氣力與心思專注在眼前此刻,那是唯一的現象。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這是我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我的三十歲,我的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