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為了報考推甄,又開始在回顧自己的人生,整理書寫,想著該怎麼把我自己呈現在閱卷者面前。
已經不是第一次應徵工作了,這些年來,有些工作口頭聊聊即可上工,有些工作需要填寫表格書寫履歷,有些工作還要自已貼錢才能進去(對我來說,考試讀書跟工作差不了多少XD);每到需要透過資料呈現自己讓別人篩選的時候,我總會有點焦慮。
不同時間的自己看見的模樣是很不一樣的,然而,對工作這件事情來說,我是什麼模樣的其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沒有符合他想要的模樣。
這個落差一直是像我這樣我行我素活著的人最大的致命傷,按照自己的意思活下去,這也意味著常常不太理會別人想要什麼。
自由自在常常與認份聽命相左啊!
回顧從前,我翻到了這兩年應徵人文工作的時候寫下的自傳,從已經離開的現在看來依然覺得相當有意思。
值得好好的記錄下來,這一切時光的源頭。
自傳一
嗯,我是小跳。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叫做幽靈(森林育活動員時期)、仙靈(離開大學之後),最後以網路ID行走至今,算是搖晃多年之後最為安定的稱呼了。
目前為止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依靠什麼度過這一生,這大概會是很久很久以後都還很難回答的問題。
大學的時候刻意的選修、旁聽了各式各樣感興趣的外系課程,大二之後全面棄修資工本系,最後抱著一張充斥各種科系學分的學分證明書離開大學;當年入學時最感興趣的其實是心理系,但在臨床心理系旁聽選修幾年之後,真正回答我當初對人疑惑的,卻是家族治療這個在台灣被劃分在社工領域的學門。
為此,我在退伍之後輾轉蝸居嘉義,在中正大學旁聽社會福利學系的課程半年,重新考取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就在確定錄取之後沒多久,我在網路上看到了朋友轉貼的「徵社區工作夥伴」的徵人文。
寫信應徵、約了面談,然後我就丟下東吳去南投工作了(大笑),這大約是我人生最清晰的寫照,總是會因為遇見有趣的人們,就選擇大大的轉彎。
南投的社區工作一待三年,這三年的社區工作經驗,非常長遠的影響了我的社會觀。
離開南投之後,和現任女友交往,開始過著家庭主婦的人生直到現在。
一直以來我是個對如何生活抱持著很多疑問的傢伙,至今依然有許多問題找不到解答。教育是我誤打誤撞闖進來的道路,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帶寒暑假營隊的歲月遇見了很多精采的夥伴,引領我看見了和過去所受到的義務教育完全不同的視野,而之後在南投社區工作站的三年養成,更進一步的讓我所累積的一切開始沈澱與發酵,漸漸的長成今天的模樣。
越是後來越是這樣相信,教育這件事情重點並不在教,而在「育」;埋下一個種子,等待它發芽,長出來的就會是孩子自己的模樣與形狀。在那之前,我們能做的也許就剩下帶領孩子身旁的人們,一起安安靜靜的陪伴與觀看。
我想我不是一個知道很多的老師,但我會是一個能夠和孩子在一起走一段路的同伴。
去年九月因緣際會以鐘點老師的方式進入人文國中小的蓄勢班群,一晃眼也一個半學期過去了,每天摸索著怎麼引領或者跟隨孩子們,一直是這段時間最迷人的風景。
幸會了。
半年後,聘約到期,2014年夏天人文助理教師甄選的時候,我沒有重寫這份自傳,只在最後加上了兩段新的內容:
自傳二
(前略,同上份自傳,只刪除「幸會了。」這最後一句)
時至今年一月,通過考試轉任助理教師之後,又是另外一段有趣的旅程;除了持續的跟隨孩子狀態進行課程與輔導策略調整之外,和教師團隊們一起嘗試嶄新的作法,透過另外成立的師徒制度,將學習議題與依附輔導議題切開處理;零四學期將進一步將課表依據孩子在學習上的準備程度,區分出了從空白、多元探索到專題的多重課表,在不同課程中也開始小規模的嘗試與其他班群 老師合作;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養分,讓我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看見越來越開闊的視野。
期末活動剛剛結束,但下一個學期已經等在前方了,我想我還是可以繼續陪著孩子們走上這一段路的。
這是2015年國中部期末活動最後一天晚上 |
今年夏天,聘約到期,在有心人士的積極奔走之下,連同我在內的許多學歷不足大學的老師,都沒有機會在這間學校寫下新的自傳了(然而充滿諷刺意味的是,重視能力而非學歷卻是這個學校持續在努力的目標啊!)。
我花了點時間安頓我的孩子們,調整校園空間,揮揮手告別了與我碰撞兩年的老師生涯。
![]() |
有時會在學校裡盛裝打扮我的頭髮(笑),孩子們從一開始很崩潰到最後已經習慣了 |
我把我本來預定的計畫提前,開始收集資料,準備報考研究所,踏上這些年的際遇引導我看見的路途。
回望前塵,我確實兌現了我在自傳裡的許諾,陪著我的孩子們,走完了一趟不長也不短的旅途。我埋下了許多種子,等待他們在遙遠的未來長出屬於他們的模樣。
我依然不是一個知道很多的老師,許多時候,我都是瞠目結舌的看著孩子們,用一種我難以企及的速度往前奔跑,讓我不知不覺的,追隨著他們的背影,越過了一座又一座我原本陌生的山峰,看見我從不曾想望過的風景。
2015年3月,背包旅行專題在街頭行走的孩子們 |
而今眾人流散四方,閒步安履各自的路途。
等待他日,在更寬闊的世界裡相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