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公視大展精選,Day2 晚上。
這一天晚上的主題「關鍵時刻」選的兩部影片都頗有意思,分別是「1989」與「拯救,消失中的身分」;開始放映前,很期待這兩部影片,實際觀影之後呢......
(崩潰)
這大概最可以說明我的心情。
1989是一個近代史上的重大年代,柏林圍牆倒塌,以及,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這兩件事情在世界史的脈絡中其實是有關連的,當映後座談的負責人補充說明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整個像是被雷打到一樣。
基本上,我不知道。
身為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版本的最後一個世代,我對世界史的認識停留在冷戰,認知最多的就是中國史,二次大戰的內容只知道八年抗戰,對於近代重大歷史事件幾乎一片空白;柏林圍牆倒塌這件事情雖然知道但也只是聽說,對於內情完全一問三不知;換個方式說,我對世界如何發展成如今的面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丹麥廣播公司製作的「1989」,就是台灣公視選片時,對補足歷史空白的嘗試之一。
這部影片經過大量的考證,全片著墨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前,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中一個盟友「匈牙利」的新任總理內梅克的政治決策。
和昨晚的觀影經驗類似,要看懂1989,其實需要不少先備知識;要知道冷戰歷史,也要知道二次大戰之後世界區分成美蘇兩大陣營,歐洲建立分隔東西歐洲的高牆;最好還需要對俄羅斯的歷史有所認識,知道戈巴契夫這一號人物如何在政治鬥爭中勝出,和過去的領袖有什麼不同;對東西德分割的歷史因素也要知道一些,當然關鍵的柏林圍牆更是不能不知道......
以上,我幾乎都一知半解,也因此這部影片成為需要不斷在腦袋中為疑問留下空白才有辦法繼續看下去的紀錄片。
但綜合的來說,這依然是一部頗有意思的紀錄片電影,補足了柏林圍牆倒塌前的關鍵時期,如果對整個歷史背景有所了解,這一段歷史應該會是非常關鍵的一段。
在1989之後上映的,是「拯救,消失中的身分」。這是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主軸圍繞在1997回歸之後出生的香港青年身上。
在觀看影片之前我蠻期待這一部片的,這幾年香港與台灣一樣,各種大大小小的抗爭不斷,去年台灣有太陽花學運,香港則有雨傘革命,處在與中國發展關係之中的動盪裡,到底這部片會帶出什麼樣的視野和思考,讓我很期待。
然而,這卻是一部洋溢著青春氣息,看似積極追尋,卻略過了所有重要問題的影片;整部看下來讓我非常失望,也在懷疑,香港的公共電視台到底有多少中國影響的因素,為什麼對香港這幾年的中國議題完全略過不提,雨傘革命、佔中運動、香港的認同才不是影片裡描述這種輕描淡寫的東西啊!身為九七後的年輕人卻完全不碰這種政治議題,要說有多認同香港,我相信我認識的很多香港人都會不認同的。
選這部片對於對香港局勢不了解的人來說就是看個故事而已,但對於像我這樣對香港這兩三年劇烈衝撞有所認識的人來說,這部片「沒能說的」遠比說出來的更加精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