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人助天助的日本夏之旅Day5─穿山越林,巧逢祭典

  漫遊四國進入第三天了。
  經過滑床溪谷整日的溯溪洗禮之後,這天我們慵懶翻滾之後才慢慢起床,退掉蝸居兩天的小窩,在宇和島市的商店街晃盪著,尋覓可以吃早餐的地方。



  尋尋覓覓,週六早上的商店街很冷清,只有兩三家店開著;放在街道中間的黑板畫著精緻的食物,每一片都在跟我們招手。

來日本這段時間見到許多黑板畫,畫工都有一定水平

這張照片是在中午離開咖啡店的時候才拍的,已經換上午餐餐點了XD

  晃過兩圈之後,我們終於做了決定,推開位在轉角「咖啡亭TAO」的玻璃大門,


走入一地燦爛的晨光之中。





  在咖啡店吃早餐的時光,是這幾天行程下來難得的悠閒從容;我們拿出買好的明信片,一張一張的書寫著,奢侈的挪用大片的落地天光,與縈繞整間店的芬芳香氣。

  


  


  在點餐溝通的過程和老闆簡單問答,知道我們來自臺灣,老闆很開心的說他知道台灣,他說,他有個sisterdancer,現在人正在台灣為了演出排練跳舞。
  啊?這麼巧?
  老闆找出老花眼鏡戴上,移動到店內一隅的電腦前,打開臉書,搜尋片刻之後,指著一張照片:「This is my sister.
  湊過去看,相片中標註的地點是貨真價實的繁體中文,我們幾乎同時驚呼出聲:「蔡瑞月舞蹈節!!!」
  老闆指著相片中被tag「藤田恭子」的舞者,笑吟吟的說:「My sister.
  「This dance festival is very important at Taiwan !」我們試圖用破爛的英文告訴老闆,蔡瑞月舞蹈節是一個台灣多麼重要的舞蹈活動,老闆聽著,非常開心的笑了起來。



  餐點簡單但是精緻可口,


溫潤的紅茶常常讓我覺得台灣賣紅茶的店家都該來日本進修一番;


就著天光我們書寫下將要旅行到遠方的字字句句,就這樣揮霍完了大把時光。


  十一點半,寫完手中最後一張明信片,我們才揮別悠閒的老闆,認真開始今天的旅程。




  今天的目標是松山市,明天晚上要搭飛機離開四國,今晚就要移動回到松山。
  離開宇和島市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利用還有免費網路的時候我把Google地圖截圖存好在手機裡,方便一路查詢;這一天的行程就是移動,行前做功課的時間太倉促,所有的氣力都集中在安排住宿和查詢溯溪的相關資料,現在溯溪心願已了,剩餘大把時間,剛好隨意亂走。
  攤開地圖,整個四國中部地區多半是山路,回松山的路途最輕鬆當然就是走原路回頭,進入自動車道,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回到松山。但今天又沒有時間壓力,何必這麼做呢?
  隨手劃路,我們決定從昨天前往滑床溪谷的岔路一路北上,穿越四國中部山區,騎車探索蜿蜒的國道沿線到底有些什麼樣的風景。
  這就上路!



  騎車上路,一回生兩回熟,這回進入隧道前特別停了下來,補拍昨天匆匆路過沒有拍到的隧道口圖騰,


細細的看,兩邊隧道口的圖騰都不一樣,一邊是牛鬼,一邊是城池,


推測應該跟宇和島這邊的風物民俗有關,
不知道是什麼的圖騰

功課做的不夠,只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真是我這種隨意走走派的一大遺憾。
  第一站是鬼北町,


連續騎了兩天機車,油量下降了2/3,有鑑於在台灣山區旅行往往連綿數十公里沒有地方加油的經驗,我在路旁遇到的第一個加油站停下來補給,


拿出機車出租店員工寫給我的單子,請工作人員幫我加滿油。


  加油既畢,在昨天停留的大型書店稍事休息逛逛早上才開的超市,

在超市架上看到的奶茶系列,畫有交響情人夢的漫畫!

在路口重新遇見滑床溪谷的路標,這一次,我們騎往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揮別昨天,迎向整個四國山徑的無敵陽光。





  從Google地圖上看起來,四國中部地區是連綿不斷的山區,實際行來,山很近,但道路與山之間依然有廣闊的田園,像是被圈繞在山稜之間;


溪水流貫山間平原,


午後的陽光灑落,雖然時值盛夏,但較高的緯度和海拔高度,讓這一路的氣候顯得溫潤宜人。


  早上寫好了明信片,循著Google地圖的指引找到郵便局,卻愕然發現:今天是假日,沒開!這下可好,想想我們明天就要離開四國,這兩天是週末,明信片怎麼看都要回關西之後才有辦法買到郵票寄出了。

橫豎停下來了,就在路旁的販賣機買了飲料來喝

  既然都停下來了,我們索性依著「鬼北町商店街」的指標,晃盪過去;

一路上都是這種木頭外牆的房子

結果到了目的地,所謂的商店街和我們之前在和歌山、宇和島市看到的實在是大相逕庭:只有個位數字的店家!而且都沒開!(跪)
  沿路慢行,

在神社前路旁的建築,竟然是草屋頂!

最後我們抵達了一個小小的大日吉神社。


  雖說氣候溫暖宜人,但持續曝曬在正午的陽光下還是有些吃不消;我們躲進樹蔭下,仰望鳥居參道,決定就著樹蔭徒步登階,看看這個小神社。


  參道,鳥居,石燈籠;臺階盡頭,神社看來意外的嶄新,不知道是不是這幾年才翻修過?但似乎是因為假日的緣故,看起來,門關著?


  是說......神社的門是會打開的嗎?
  迷你神社、河岸人家、


沒有商店的商店街,告別鬼北町的假日中午,我們沿著國道197線,往檮原町行去。




  長夏漫漫,離開鬼北町市區之後,道路進入山區,但正午的陽光依然高懸頭頂,持續曝曬下來,就連舒適的風都挽救不了我的昏昏欲睡。
  抵達檮原町,時間已經午後兩點了,燦爛的陽光把我休息一晚的精神徹底曬乾,我們不得不在路口停了下來,就近選了路旁的麵店,走進店內稍事休息。

在四國不時可以見到風車,似乎都是風力發電機?

  點餐,


拍照,吃完精緻的麵點之後,

我幾乎是立刻就趴下昏迷了。
  睡睡醒醒之間,店家默默的收拾完餐台;當午後吹起的風將我從小憩之中喚醒,已經下午三點了。


  離開空無一人的店家,天氣已經轉為多雲,整日行駛在山間,我開始擔心起會不會有午後雷陣雨在前方等我們了。
  繼續走上國道197線,進入隧道之前,一個矗立在路旁的木造標物引起我的注意力,靠近一看,X型的木標上,用清晰的筆觸寫著「土佐勤皇志士 維新道」。


  喔喔!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攤開在餐廳拿到的旅遊地圖,這附近除了穿過隧道之後的「神在居」之外,就是「維新道‧脫藩道」了,不知道這個土佐勤皇和坂本龍馬是不是有關連的?
  .......再次被自己渣屑般的知識量給擊敗......



  穿過隧道,赫然發現周圍就是連綿不絕的梯田,客運站牌寫著「神在居」;這麼容易就找到旅遊地圖上的景點倒是嚇了我一跳,沿著小路晃盪上山坡,


神在居這名字頗有仙氣,但說起來,其實就是梯田景觀區,對習慣台灣山區景致的我來說並不算罕見的畫面。




  隧道口附近在施工中,重機具的聲音破壞了這裡的寧靜氛圍;這裡有坂本龍馬脫藩道的指標,卻找不到跟DM 照片上類似的地標物;後來反覆看了幾次才發現,照片不是在這邊拍的,是在檮原町另外一側拍的-_-


  再細看路旁的告示牌,才終於弄懂,坂本龍馬脫藩道,還真的是「一條路徑」,而非象徵性的一個地點而已。對騎機車外加沒有歷史相關知識的我們來說,要走這條路的耗費的成本實在過高,只好放過這個偶遇景點。
  走走停停,離開神在居千枚田之後繼續在山路上晃盪了大半小時,才又重新回到開闊的山谷平原裡;


197439國道交會路口,懸掛著冰淇淋造型的小木屋商店矗立眼前,被午後陽光晒暈的我們二話不說停了下來,打算好好休息消暑一番。


  不吃冰好些年了,但此刻身處異國,豔陽高照,錯過這店可能永生不會再有機會回來,細細看了店家的說明,這似乎是用在地牧場的牛奶製作的冰淇淋?


  點了一杯冰淇淋、咖啡和布丁,

咖啡是黑咖啡,但可以跟店家索取鮮奶和糖來調味
布丁很好吃!


牛奶冰淇淋入口極化,口感非常細膩,想來該是很好的牛奶才有辦法製作出來的濃郁香氣;隔壁的迷你小屋是休息間,


裡面擺放著旅遊資訊,



以及牧場相關的資料,記錄牛隻的種種日常資訊,


懷孕生了小牛、

發生什麼事故、鉅細靡遺的,


可惜不懂日文,不然光看這些記錄,想來可以一窺牧場的日常生活。


  除了牛隻記錄本之外,這裡也有給遊客填寫的留言本;翻看裡面,近幾年來的記錄中只有一筆簡體中文的留言,是土佐高校的學生填寫的,推測是交換學生?這麼偏僻的鄉間小店,想來,說不定還真的沒有台灣的旅客來過啊!


  提筆留言,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出現下一個台灣的旅客,看見我此刻的筆跡呢?
  


  牆上放著一些手繪的景點介紹,看來這附近有一條「安居溪」可以去走走,


但時間緊迫,我們無論如何晚上要抵達松山市,無暇在此多做停留。出發之前雖然覺得整日空白非常悠閒,但實際上路後,層出不窮的在地小資訊,讓我開始後悔把時間留的太少;這一條路上所窺見的風景,豈是短短一日能夠走遍的?一台機車加上一個整天,頂多也只能走馬看花,過門不入而已。


  查詢了一下Google地圖,重新擬定了路線;下午四點半,我們再次上路。眼見時間不早,我放棄了繞路漫遊的計畫,轉進國道439線,打算銜接到國道33線,經久萬高原町到松山去。
  這時天色已經轉陰,遠方隱隱約約似有雷鳴;我開始擔心起會不會下午後雷陣雨?這裡天寬地闊的,真下起雨來可是無處可躲的。
  擔心歸擔心,也只能繼續往前移動;踏上國道,穿過隧道,迎向未知的山另一端。



  日本的道路系統和台灣很不一樣;在台灣,所謂的「國道」指的就是高速公路,但在日本,「國道」這個道路等級,實際騎乘下來的感覺,大約相當於台灣的省道等級;四國的國道蜿蜒穿過許多山嶺,但不管路幅縮到多小(有時會變成單行道)

這是整天騎車下來,遇過「最糟的」一段路,真的就只有這麼一段而已!

,路面的平整度都還在水平之上,騎起來怎麼樣都比台灣的山區省道好多了(ex.省道台七線北橫公路....)。
  山徑儘管蜿蜒曲繞,但往往歧路花開,總能在路上遇見奇異的風景。


在路旁的巨大狸貓像把我們吸住停車拍照之後,




我們很快的又被路過的指標吸引,往僅僅1.6KM的長沢の滝拐彎,


進去探訪這個離主要道路不遠的小瀑布。
  小路旁的小路,


長沢の滝是一個迷你可愛的瀑布,


沒有遊客,是說這一路上連車輛都很少了,要遇到遊客實在有點困難;入口有一座迷你的涼亭,放置了原木桌椅可供休憩,


往下徐行,


發現除了瀑布,這裡似乎還有一個小神社,堆滿落葉的小路上,有個「長沢神社」的指示牌,只是上去的小路被封了起來掛著「立入禁止」,無緣一探。
  瀑布前方是一座古老陳舊的小石橋,遍佈青苔,


越橋之後,盡頭供奉著一尊觀音,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瀑布,卻還是頗見巧思。


  在這個小小的無人所在,對著不知歲月的神祇獻上祝禱;


休息之後,我們重返439國道,加速往前奔馳。



  隨著道路越來越深入山區,


路幅也越來越窄,


有幾段甚至縮窄到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走錯路,

在一些沒有路標的岔路口,細心一點觀察,還是可以在路旁的建築上找到道路告示

或者,地面上也有書寫岔路的編號,這點真的很貼心,要知道在台灣這種大小的路往往根本沒有任何指標

小徑穿林,舉目望去,盡是筆直參天的針葉樹,


我們不知不覺越過了一整座山頭,

山的遠方,是一整排風力發電機
接著都是長長的下坡。



  連續騎乘下來也有些聲音疲乏了,眼見下坡連綿不絕,我索性關閉油門,開始一路滑行下坡,順便請後座的嘎嘎拿出相機開動錄影模式,記錄一下這一段風景優美的山徑。


  一路心曠神怡的滑行,穿過迷你的聚落、森林、直到山徑穿出森林,從單線道重新變回寬闊的雙線道,我才終止這段錄影,重新發動油門,加速往目的地移動。


  傍晚五點半,我們路過了仁淀這個迷你的小鎮,


看了下指示牌,就繼續往國道33移動,


完全沒有休息的繼續往前奔馳;

這段路都是沿溪而行

五分鐘之後,我們終於銜接上國道33號。


  進入國道33號之後,諾大的電子看板公告著高知縣中部大雨的消息,


一旁是仁淀川(從Google地圖上看來,續行一小段之後就改稱面河川)


道路沿著溪流一路前行,很快的河道逐漸開闊,


攔水壩在遠方橫斷山谷,隱身在山嶺之中的水庫,一點一點的向我們揭露了他本來的風貌。







  實在是忍不住,雖然天色漸晚不知道在哪裡的大雨好像在逼近,我們還是停車下來,盡情的休息,探索水庫涼亭周邊的區域,找到了很隱密在建築物底下的廁所,


參觀了根本沒人沒上鎖的水力發電機組,







遠遠的跟湖面上的水鳥打招呼,打混摸魚,虛度光陰,說來這是漫遊者最大的享受所在。






  看看這裡的觀光案內,附近又是數不清的大小景點;四國山間實在是個無法玩盡的地方,騎車路過整個暴殄天物啊!


  離開水庫之後,在路上看到似乎是供奉交通安全相關的可愛地藏們,


一路走走停停,接著又遇到一個電子看板,告訴我們愛媛縣中部大雨;


地面有些微濕,我們似乎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往前走去,賭一睹大雨不要落在我們將往的道路上。
  穿過隧道,


鑽過一座山腹之後,我們直直闖進了雲霧繚繞的夢幻場景,


山嵐氤氳,晚霞映天,


幾間房子坐落在山間水畔奇石相伴,



我不自覺的放緩了速度,心知無法停留,只能好好記憶,然後匆匆別過。


雖說匆匆別過,但這段路通過村莊之後不久,路旁的溪流就轉為泥濁色了;不知道是不是下過大雨造成的沖刷

泥濁色的河流,我非常意外四國的山裡居然也有水土保持不良的問題?還是其實只是先天地質條件如此?

  晚上七點,天色暗去,
趕路!

我們抵達了久萬高原町,


距離目的地松山站,剩下三十公里
  鎮日騎車,此刻已經非常疲憊了;我們路過一個看起來熱鬧非凡像是夜市的地方,討論之後,決定停車下來覓食,

日本路上的機車真的很少,我繞了一圈找不道機車停車位,最後停到停車場角落去。

讓自己好好休息一番,畢竟整天都在趕路,真的停下來好好逛逛的時間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難得遇到一個熱鬧的夜市,逛一逛也好。


  我們就這樣一無所知的,闖進了久萬高原町的夏夜祭典。(註1





  人群,攤販,穿著各色浴衣的成人與孩童;我們穿過馬路,先是端詳了懸掛在馬路旁滿滿寫著「御用木祭」的白燈籠,


研究了觀光旅遊案內釐清我們在地圖上的位置,


接著才走進熱鬧的人群之中,好奇的東張西望,十足十的觀光客模樣。

孩子們都穿浴衣


  日暮已臨,地面有著下過雨的濕潤感,滿天彩霞,街道張燈結彩,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單純的流動夜市;



橫過道路的布條寫著奇怪的英文,走過去回頭之後才發現是終點「GOAL」的英文;攤販沒有預期的多,但看起來都頗可口;


我們一攤一攤瀏覽過去,想要先看完一輪,再來決定要吃什麼,走著走著,街上的人們忽然潮水般往道路兩旁退了開來,充滿元氣的吆喝聲從街道遠方傳來,有什麼要來了?
  我們跟隨著人群退到路旁,一起舉目翹首,盼來了這幾天旅行以來最大的一場驚喜。
  「久万同鄉會」的旗陣先行,


已屆中年的男男女女拖曳著長長的粗大繩索,沿街行來,我們還在疑惑這是什麼街頭嘉年華的仗陣,就瞠目結舌的看見了那正被大家拖拉著遊行的主角:


  一根碩大無輪的木頭....不,是樹幹!


  久万町同鄉會的旗幟,「久万山御用木」的背心,一旁的人們奮力的拉繩、推木頭、


語言不通又毫無任何先備知識的我們,只能合理推測這根大樹幹大約就是所謂的「御用木」,這個「御用木祭」的祭典主角。
  巨木穿行,人們吆喝、拖拉推行,


順利的彎過90度的路口,


往終點走去。



我們決定沿著長街,逆行向上,往木頭來處走去,揣想著長街盡頭,也許有更多的吃喝店家(只想著吃!)。


  這條街似乎是久万高原町的生活重心,


沿路都是各式各樣的店家,許多人們都穿著色彩繽紛的浴衣,


對我們這樣長期受日本動漫文化洗禮的觀光客來說,這一路整個賞心悅目到了極點;雖然已經極力克制,但還是忍不住拿著相機一張拍過一張,浴衣裝扮的女生們,無分成人或孩童,都可愛得太犯規了!


  除了一般的浴衣穿著之外,有些女生在浴衣之外,身上還披掛著紅色的帶子,通常這些女生都守在一個裝滿水的水桶前,手執水瓢,像是在等待什麼似的。





  完全不懂這個祭典的我們,只能推測這是等一下要拿來潑灑經過的遊行隊伍的?




  走著走著,遠處再度傳來熱鬧的聲響,人群魚貫散開,長街盡頭,另外一組拖拉著巨木的隊伍逐漸靠近,


這一組人馬穿著整齊的T恤,推拉的木頭上掛著「厄除御神木」的立牌。





這一組隊伍相較於第一組年輕一些,感覺大約是由40歲上下的壯年人所組成,御神木上坐著一個人,不知道意義是什麼?



  我特別停下來觀察水桶浴衣女孩們,發現她們雖然守在崗位上,但是並沒有潑水?欸,那到底這些水是幹嘛用的?潑路人嗎?但也沒看到誰被潑啊!



  下一組神木隊伍距離並不遠,幾乎是跟在厄除御神木之後沒多久,就是「還曆御神木」的隊伍;



一樣巨大的木頭,這一回的隨行隊伍穿著白色的上衣,和厄除御神木相較,還曆御神木上坐了四個人,隨行的人們也會發送糖果點心給周圍圍觀的群眾,感覺又更親近群眾了些。




  隊伍的最後,是「祝還曆」的花車,





花車上的人們被群眾熱情的包圍著,





不斷的送出各式各樣的零食、點心、飲料,這和台灣廟會撒落帶有神明祝福的物品風格相當類似,我們也不知所措的接下了一杯清酒(但我們根本一杯倒啊!)。



  灑水女孩們需要固守崗位,



還有婆婆媽媽們特別走過來遞禮物給她們;但也有一臉調皮搗蛋的女生跑離崗位,開心的去索討餅乾禮物,只是回到崗位上的時候,被另外一個女孩怨怪了一下。看起來,這個灑水位置似乎是很儀式上相當重要的位置?

  繼續往長街盡頭走去,這一回,倒沒有再遇到任何隊伍了,




不遠處,巨大的白布條橫過街道上空,我們來到的一切的起點。







  起點旁邊是一個廣場空地,許多年輕人聚集在這裡,成群結隊的,我們在人群中穿梭往返,試著依靠觀察搞清楚這場祭典源頭在進行的事情是什麼?



廣場地上擺放著一整排的木頭,每一根都有「御用木」的牌子,





帳棚區有告示看板,寫著許多參加隊伍的名稱,區分成男子隊和女生隊。








  該不會....等一下就是這些隊伍要扛著木頭賽跑吧?



  隨著準備的氣氛越來越熱絡,大家開始在肩膀上墊東西,互相加油打氣,情勢越來越明朗了!

在前面的三大根巨木遊行之後,接著上場的確實就是扛著「御用木」的競賽活動,和以中老年為主的推拉神木隊伍不同,參加扛御用木的隊伍清一色都是年輕人,一個個躍躍欲試,暖身、拉筋,互相激勵彼此。




大會一一朗讀隊伍名稱確認隊伍報到狀況,




有些隊伍名字似乎取得有點中二,唸到的時候隊員們顯得一臉窘樣。



  眼看比賽隨時會開始,人們開始一隊隊拿起木頭,搬到街道中間;



我們也開始移動腳步,往來時路走去,準備挑個好位子觀看這場難得一遇的比賽。



  順著道路往回走,一台汽車開過街道,開始廣播清場,街上的人們紛紛散開到道路兩側,比賽就要開始了。

廣播車清場

人們漫步散開找適合的觀賽點

街道慢慢清空

潑水浴衣少女們待機!

水杓裝填彈藥!

等待開跑期間,少女們試灑水杓

感覺是全町總動員的活動啊!長輩們早就挑好了觀賽位置。

整路都是漂亮的懸掛風燈飾



  第一組隊伍出發的時候,再度修正了我本來的猜想;本來以為是所有隊伍一起出發競跑,但實際上,一次只有一組隊伍;後來想想也對,街道並不寬敞,如果所有隊伍一起競跑,擠成一團非常容易出意外。

  第一組隊伍,是女生隊伍,「runrun久万剣マミーズ」,我們站在2號的灑水位置,總算確認了這些浴衣少女的作用就是要對跑過的隊伍灑水;隊員們除了為首的第一個要拿著隊旗跑,其他人的任務都是扛木頭,肩膀上厚厚的墊肩作用就在此,從他們跑步的姿態來看,這木頭......不輕啊.....


  人們灑水有之,鼓勵有之,隊伍吆喝著奔跑穿過長街,往盡頭而去。
  每一組隊伍花的時間不太一樣,大會會一直等到隊伍跑到終點,才讓第二組隊伍出發;



光從隊伍出發的間隔,就可以大約推算他們跑完全程的時間;大約摸懂了遊戲規則之後,我們開始順著長街,慢慢的往終點移動。



  一路上,也逐一使用彆腳的英文詢問站崗位的浴衣少女們,能不能夠拍攝他們;



有的女生非常大方,聽懂了就擺出Pose任我們拍攝;


一開始不敢搭訕,都站在對街偷拍XD


有的則是聽到英文就連忙搖頭拒絕,具體來說,除了無法溝通的之外,大部分的人們都還蠻願意接受拍照的,我也就這樣一站一站的拍攝過去,




遇到競跑隊伍,就停下來錄影、拍照。








  本來以為站崗位的看起來都是小女生,





但後來也有看到外表像是成年女性的擔任灑水崗位;



不得不再次說,身為一個被日本動漫文化洗腦多年的傢伙,浴衣裝扮真的怎麼看都美到不行啊!其中有個站位女生的腰帶結非常漂亮,我還特別請人家轉身拍背後漂亮的結XD





  隨著比賽隊伍不斷的通過,街道逐漸變得潮溼;雖然灑水看起來是女性專屬的任務,但後來也看到有男生拿水桶潑水的,但水杓基本上就是只有女生可以拿,這應該跟祭典的規矩有關。















  看到我們駐足旁觀,一個站位的女生還把杓子遞給嘎嘎,邀請她也來對跑步隊伍灑水;



我們就這樣緩行慢走,又是拍照又是玩耍的,再次回到了街道盡頭。







  這時跑步隊伍已經差不多比賽完畢了,和傍晚剛進入這個城鎮時相比,現在終點廣場區整個人聲鼎沸熱鬧無比,若能從高處俯瞰,大約會覺得此刻的久万高原町,是這個山林原野裡閃亮的一顆明珠。



  也許大家已經買過一輪了,攤位之前並沒有大排長龍,我們買了一些食物,就地吃完了,跟著人潮移動到廣場前,一起觀看廣場舞台上的演出;鼓陣(是太鼓嗎?)、笛音(聽說是龍笛?),熱鬧但是清爽的音樂,穿透人潮,迴盪在雖有人群卻依然感覺寧靜的久万高原上。



  鼓樂之後,廣場也開始舉行頒獎儀式,頒發各式獎項給今天競賽的隊伍;隊伍們逐一站到台前,確認獲獎之後,才跑上站台領獎。








  祭典的最後是立柱的儀式,開始立柱的時間已經是九點了,我們今晚住宿的旅館最後Check in的時間是十點,在時間壓力之下,我們只看了第一根柱子立起,就連忙離開了。






有點小失望,本來以為要立起來的是那三根巨大的御神木,還在想那麼大的木頭到底要怎麼立?結果,實際上立起來的木頭大約跟競賽隊伍扛著跑的木頭差不多粗細而已。

  拍攝了放在廣場外側的三根巨大神木之後,


依依不捨的離開廣場,



晚上九點十分,我們離開久万高原町,


啟程趕赴松山市。



  從久万高原町前往松山市其實相當快,沿著國道33線往前移動,越接近平原,路況越好;這段路是視野非常遼闊的下坡,兩向車道分開,很像是快速道路的感覺,剛上路不久就穿出了行走整日的山區,閃亮的平原夜景展開在我們眼前,



讓看了整天山景的我們忍不著哇一聲讚嘆出來。

  本來要停下來拍照,但找不到地方回轉,一直到穿過隧道、又往山下滑行了大半距離之後,才找到一個路旁的空地,停下來拍了幾張照片;



接著就是瘋狂的趕路,距離目標還有將近三十公里,還要加上找地點的時間,我們已經出發的太晚了。
  下山,進入市區,我們順利的在十點左右抵達了松山車站,但錯過了轉彎的路口,又繞了一大圈才回到巷口;今晚住宿的卡薩布蘭卡旅館(CASABLANCA HOTEL)在松山車站旁邊巷弄裡,用Google地圖導航蠻容易就找到了,樓下有很多停車空位,但有標示說是提供給住客的,非住客不可以停。



  停好車,這是一棟公寓,入口玄關有一個小小的閱讀區,可以在這邊休息看書;



我們搭乘電梯直上8樓,

已經超過入住時間;我們在走廊上遇到一個房客,剛好是台灣人,看我們慌亂的用破英文跟他詢問怎麼Check in,他直接用中文回應我們XD
  Chenk in的辦公室在電梯一上來的第一間,



我們按了門鈴,等管理人員來開門;這和我們過去的民宿旅館有一個開放式櫃檯的經驗落差過大,所以我們才整個找不到怎麼Chenk in


管理人員室

  先為了遲到20分鐘鞠躬道歉,完成了手續之後,我們注意到櫃檯上有介紹附近的溫泉,也販售特價的溫泉卷,詢問之後管理人員告訴我們溫泉開放到凌晨兩點!
  凌晨一點!真是太好了,在山裡吹了整天的風,泡個暖暖的溫泉完全是個美好的結尾。於是,除了付了住宿費、機車停車費之外,我們還額外的購買了溫泉卷,準備好好去享受一番。
  聊到了溫泉就開了話題,我們跟管理人員用比手畫腳加上秀相機照片的方式,聊到我們從宇和島騎機車過來,剛剛在久万高原町參加御用木祭;管理人員也跟我們推薦這幾天在松山市舉辦的野球拳祭典活動,一番閒聊之後,她主動把剛剛給我的停車場許可證拿回去,換了一張汽車用的給我。
  「汽車用的位子比較大,這樣你比較好停車。」她笑著說。
  哇!免費升等!
  相談甚歡,後來她列印了松山市祭典相關的地圖資料給我們,



我們才告別管理人員,回到自己的房間去。



  今晚住宿的房間是上下舖的宿舍房間,



住客只有我們三個台灣人,這個巧遇的旅客昨天剛從廣島地區騎單車過來,整趟旅行我們一直用無法溝通的日文和形同廢墟的英文和人們對話,難得遇到可以說中文的對象,整個話匣子開了就停不下來。



  盡情的交流彼此旅途上的經驗,他告訴我們有單車租出租的服務,可以從海那邊一路騎到四國再還車;我們分享了剛剛參加的祭典資訊,他則秀了今天在松山看到的野球拳祭典舞蹈影片給我們看,彼此的旅行都還進行到一半,但選擇的方式差異非常大,交流互相參考,獲益匪淺。
  他告訴我們這家住宿是他這段時間以來住過覺得CP 值相當好的一間,公共空間的規劃相當不錯,在我們聊天的同時,交誼廳的桌上都有插座可以充電;雖然是宿舍形式,但該有的一樣不缺,公共空間和睡覺地方的干擾也不大,活動空間相當充裕,離車站又近,整個就是一般價位的高級享受。
  聊著聊著,雖然溫泉開到凌晨一點但時間也不算早了,我們互留加了Line,稍事整理,帶好洗浴用品之後,出發去泡溫泉了。



  我們買到的溫泉卷,營業地點位在路面電車的「松山駅前」站前方的「天然温泉キスケの湯」(註2),

徒步走過去大約五分鐘;溫泉浴場的入口在一棟像是百貨公司建築裡面,我們穿過夜裡依然喧鬧無比的電子遊樂場,才找到溫泉的入口。



  經過幾次浴場經驗,現在我們已經比較不像剛開始時那麼容易就大驚小怪了,


鞋櫃的木片鎖

但這家浴場的規模依然讓我們開了眼界,天花板挑高到讓人覺得像是置身大型工廠內,



大廳有小吃部、休息區有大量的按摩座椅並且都是免費的!在櫃檯交了入浴券之後,我們整個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驚奇的四處觀看。



  進了浴場,又是另外一個驚奇;這個浴場的設備花樣之多,堪稱目前泡過的湯泉之冠,除了標準的溫泉池之外,還有特色湯池、鹽湯、碳酸泉、甚至還有疑似給人減肥用的步行浴湯......除了眼花撩亂還是眼花撩亂。洗浴之後,我逐一泡過每個湯泉,還認真的在步行浴湯裡練習跑步......
  不過事實證明,對我來說,設備多反而讓人容易分心,反而不如單純就只有溫泉的前幾次泡湯經驗啊!除了剛開始還認真的靜心泡了一會兒溫泉之外,其他時間我整個都在玩Orz
  泡完溫泉,離開浴場之後,才開始有餘裕的心思去觀察浴場大廳的各個角落,



發現有個電子看板在介紹這裡的溫泉設備,我才知道原來這裡的洗浴用熱水,是透過太陽能來加熱的,



除此之外,這個浴場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

也推出早上的朝風呂。



  我在柱子旁邊找到一套羅馬浴場的漫畫,



白板上甚至畫了漫畫風格的人物,老樣子,看不懂(跪);



晃盪一圈之後,泡溫泉必喝的冰牛奶也慢慢啜飲完了,




我開始把目標轉向各式各樣的休息設備。



  一開始先嘗試了腳的按摩機,等到全身按摩機空出來之後,




立刻跑去佔了一台來使用;



生平第一次使用全身按摩機,直接開到最享受的無重力模式,體驗仰躺被機器從頭按摩到腳的頂級服務,在離場的音樂聲中,度過了放鬆舒適的15分鐘。



  凌晨兩點,帶著舒適慵懶的身體,散步在空曠無人的松山街頭,



從一個城市,穿過整個四國山嶺,享受深山的牧場冰淇淋、無人的寧靜瀑布、高原的傳統祭典、最後結尾在氤氳的湯泉之中。



  恍若一天之間,穿過無數錯置的時空。
  帶著旅行者才有的徹底透支,我們互道晚安,在各自的床鋪上沉沉睡去。


  
  



1:寫遊記的時候有上網找到御用木祭的官方資訊:「http://www.goyoboku.com/modules/contents/index.php?content_id=1
這是在久万高原町街道上拍到的海報,在四國其他地方並沒有看見過

2天然温泉キスケの湯http://www.kisuke.com/yu-matsuyama/),從網頁資訊來看似乎是連鎖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